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經驗,當我們開始認真地誦念佛經,會感覺我們的心彷彿進入一個清涼的隔離帶,塵世的煩擾好像都不見了。其實誦經不但有對治煩惱的力量,還可以將功德迴向給需要幫助的有情。
本文盤點四個關於「誦經」的操作次第,讓誦經更有力度!
調整動機:趣向大乘發心
大家誦經前有沒有記得要先做好發心呢?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在《四家合註入門 1》中就告訴我們,作課誦時內心意樂不同,效果也會差很多:
無論現在我們作課誦也好,或作任何的修持,為了獲得人天增上生,就屬於下士夫。為了自利而希求從輪迴中解脫,無論作任何淨罪的行為,都會成為中士夫的道。內心想著一切有情的利益,即使我只作一個禮拜,那也將成為上士夫的道。 |
佛法非常甚深與細微,如果我們僅就相續中內心執持境的方式來安立,其實很容易被煩惱染雜,本來可能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勝利,就會因此而丟失。所以內心中意樂的差別,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誦經前,可以先沉靜下來,依照道次第來調整動機,策發一顆趣向於大乘的發心!
對治現行:一心至誠恭敬
在《廣論》的「四力懺悔」中,提到對治力分為六種,其中第一個即是:「依止甚深經者,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文句。」日常老和尚特別在這邊解釋說:
所以祖師們都告訴我們,讀經有沒有用?有用啊!讀經有兩種:有一種,你如理思惟觀察,了解經當中什麼意義;還有一種,祖師告訴我們,你不要去分別,一心至誠恭敬地去念,也有道理。 |
日常老和尚開示兩種讀經的方法,不論是一邊思惟經典的義理,或只是專注虔誠地念,兩者並不矛盾,都能夠產生對治力、破除煩惱現行。反之,如果只是嘴巴上面嘰哩呱啦讀得有勁,但是腦筋裡面胡思亂想,其實就還在煩惱現行當中。
好比說本來服藥治病,這帖藥是要對治細菌的,結果現在我們吃進去的全都是細菌,就絕對不可能治得好病。可是只要我們了解背後的道理,未來任做何種修行,就都有對治煩惱的力量了。一心至誠恭敬地念,我們必定會與大乘經典相應,自然而然在內心當中策發好樂之心。
憶念師父:勇悍讀誦般若
談到受持讀誦《大般若經》,日常老和尚就是這樣一位勇悍用功的善知識。真如老師曾經分享過老和尚在日記裡作的修行總結:
在師父的日記裡,師父寫到某一天上早課之前,他突然胃痛,痛得非常非常嚴重,這個時候師父不屈服於這個胃痛,繼續起來把該做的事做完。還有的時候會寫到師父病了,在病中,師父每天不間斷地誦《大般若經》。師父有一次生病,誦《般若經》的時候他會加大量,誦了三、四卷。因為生病的時候沒有力氣,還要加大誦經的量的話,實際上是會很辛苦的,但是在師父的日記裡還寫說他得到了無比的加持,他內心感到無比地歡喜。那時候看到身體示現的苦受,和內心感到的歡喜和清涼,好像是了不相干的樣子。 |
開始誦經:迴向疫情迅速平息
真如老師前陣子告訴我們,當看到世界各地很多人因為新冠肺炎而往生,心裡肯定會感到悲痛,但內心只是一直顫抖又有什麼用呢?不如靜下來非常非常虔誠地誦經!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念完就說:「願你們能夠來生生一個更好的地方,希望我能夠幫忙到你們。」
因為所有往生者會像佛經上說的——經歷中陰,最長四十九天——才過渡到真正的來生。如果我們能夠認真地念誦佛經,可以在中陰到來世的這個轉換階段,給他們一臂之力。
我們的心續是不消亡的,所以那些死亡的人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個軀殼。因此在他們的中陰階段,我們要是一直傷心、一直痛苦,就失去幫忙他們的機會,不如念經給他們。
用誦經迴向的方式,安慰到我們所想安慰的人。《入菩薩行論》云:「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看到有往生的人立刻誦經,我們一定是可以做點什麼的,因為我們學習了佛陀的教法。
如何開始誦經的修行呢?建議從《心經》開始,每天可以恭誦 3 遍,或者 7 遍;若時間允許,可以恭誦《大般若經》一卷以上;其他經咒,則隨自己的能力及所相應的佛菩薩,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法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等經典,皆可多多持誦。
方式上,建議選擇一個相對寧靜的處所,善用福智僧團法師錄製的誦經影音,端身正坐,面對佛菩薩聖像,跟隨法師悠揚的梵唱一同念誦。
緣念善知識的叮囑,在居家防疫期間,認真地誦經、殷重地迴向,將這份心意及祝福,和一切有情共享,祈願「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能息滅,受難眾生病障消除速得安康,亡者往生善趣或淨土,早日圓成佛道!
參考資料
- 《四家合註入門 1》,第81頁。
-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卷,第 80 講
- 南普陀版(舊版)手抄, P227-LL7 ~ P231-L4
- 福智全球資訊網,〈為疫情祈福!真如老師期勉僧團錄製誦經影音,供眾跟誦〉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跟法師一起祈福】為2020世界疫情災難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