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勇士曾淑惠:溫暖樂聲,燦爛彼此的心

心之勇士曾淑惠:溫暖樂聲,燦爛彼此的心

6269
Hr

採訪記者/廖育君

 

§ 勇士心語 §

 

還沒學習佛法時,我一直以追逐掌聲與目光作為向前的動力,直到透由《廣論》及讚頌發現善知識的守護,我才慢慢停下了焦灼的腳步。而當開始獻出更多對他人的愛心後,這份真實的美好也填補了我心底的空缺。

─曾淑惠

「妳在彈什麼東西?給我重彈!」父親冷不防地走來對正在練琴的我喝道。

從小到大,父親就對我抱著相當高的期待,然而現實是無論我再怎麼努力練琴、念書,都無法讓父親感到滿意。我一方面對父親懷著敬畏,另一方面卻也期待有天能夠真正得到他的肯定。

不斷追趕著父親的高標準,漸漸地,我的骨子裡埋下了對得到注目的渴望。從學校畢業後,我更是將全部心思投入工作,力求職位越爬越高。但是即便做到高階主管、帶領數百位部屬,達成事業上理想的目標,我卻發現自己並沒有獲得想像中的快樂,心裡仍舊充滿不安與惶恐。

於是在工作之餘,我也開始尋找心靈上的學習管道,期待從信仰得到支撐的力量。我前後接觸過密宗、基督教,甚至曾經跟著一位修女每週研讀聖經,修女當時給予的溫暖及關懷,緩解了我內心的痛苦。但隨著工作地點調換,我沒辦法繼續同修女學習,原先舒緩的負面思路又再度浮上心頭。

直至幾年前,在學佛的先生鼓勵下,我開始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起初要耐下性子讀古文式的內容,讓個性急切的我學得很吃力,然而在看似枯燥的課堂裡,卻藏著一個令我振奮的環節——唱讚頌。

因為從小學習樂理,讚頌的音聲與內涵讓我無比震撼。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讚頌〈傑仁波切〉寫著:「多少回,多少回,夢你歸,夢你歸,般若法螺再度吹;多少回,多少回,你又歸,師徒共唱三藏美。」

歌詞字句間描述的師弟之間相伴的深厚情誼,深深地撫慰了我的心。以前我覺得自己是獨自面對生命的空虛,學習讚頌之後才慢慢體會到,原來師長跟我並非那麼遙遠,他正用智慧與慈悲陪伴著我的生命,無論是在我悲傷、挫折或疲憊無力時,善知識永遠都會是幸福的依靠。

於是在學習《廣論》不久後,我進一步加入讚頌合唱團,想將這份悠揚、溫暖傳遞給更多人,也因為參與讚頌合唱團的契機,在2020年我成為了「臺中越昇中文班」的讚頌老師,帶領越南學員們學習唱讚頌。

曾淑惠參與2019年憶師恩法會讚頌表演,在展區與師父法照合影。照片:曾淑惠提供
曾淑惠參與2019年憶師恩法會讚頌表演,在展區與師父法照合影。照片:曾淑惠提供

 

猶記得有一次幫學員們上完課,我們在台中學苑一樓巧遇一位越南移工,他左顧右盼、眼神裡滿是著急,一見到我們隨即走上來問道:「這裡是不是能學習中文?」他因為想要學習中文,遂從很遠的地方搭車前來。我和身邊的同學們一聽非常驚喜,便馬上邀請他加入越昇班。

後來這件事讓我開心了一整晚。我從未想過,自己能有機會陪伴這群越南的同學,他們遠赴異鄉、面對工作與生活上的壓力,這時候若能給予他們多一分幫助,或許就會為他們帶來喜悅和力量;我更發現,想著同學們越多,我關注自己的時間便減少了,內心卻是越發滿足。

曾淑惠護持臺中越昇班。圖為元宵節時陪同學搓湯圓。照片:曾淑惠提供
曾淑惠護持臺中越昇班。圖為元宵節時陪同學搓湯圓。照片:曾淑惠提供

 

真如老師在《心之勇士》中說:「佛陀用他的光明點亮了我這顆心,我也可以為這個世界增添更多的光亮和溫暖。在自己得到人身的這個寶貴光陰時,可以多用自心去溫暖家人、鄰居、同事,乃至溫暖這個世界!

還沒學習佛法時,我一直以追逐掌聲與目光作為向前的動力,直到透由《廣論》及讚頌發現善知識的守護,我才慢慢停下了焦灼的腳步。而當開始獻出更多對他人的愛心後,這份真實的美好也填補了我心底的空缺。

現在每天出門上班前,我都會在佛菩薩前供水,問道:「您今天要出給我什麼樣的功課呢?」我知道,每一天我仍舊得面臨不同的考驗,但我的心不一樣了!我明白人生的目標不只是成就個人價值,而是在會遇中相互陪伴,彼此增上。

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這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