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宗喀巴大師圓寂六百年之際,「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以下簡稱月光國際譯經院)的二本最新譯著——《妙音笑因類學》及《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傳記合刊》,即將在12月正式出版。
而此同時,月光國際譯經院之正式組織——「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也在今年於加拿大成立,以保存經典、翻譯經典與培訓譯師為主要使命,致力於傳持佛陀教法,為留下人類文明的珍貴遺產而奉獻熱忱。
值逢此殊勝緣起,讓我們藉著串習譯經院的發展歷程,感念上師三寶的恩德,並且共沾法喜,一同踏上這段精彩的譯師之旅。
師長心意與緣起
日常老和尚的心意——致力僧伽教育
福智創辦人日常老和尚高瞻遠矚,於 1994 年創辦佛學院,開始招收沙彌,以深遠的眼光教育一群又一群的年輕學僧,恪守嚴格的僧規,熟背數十萬字的經典,兼習漢藏古文,並長年聽經辯論。期許將來成辦譯經事業,饒益各方眾生。
真如老師的心意——創立月光國際譯經院
為傳持老和尚遺志,真如老師於2013年底,集結僧團中學畢五部大論的僧眾,成立「月光國際譯經院」,開始對藏傳經典進行全面性的翻譯,荷擔起廣弘清淨傳承教法之重任。

再啟譯經的莊嚴巨輪
傳持經典
佛法弘傳始於譯經,往昔大譯師如鳩摩羅什、玄奘大師所翻譯之經典,鑄造了漢傳佛教的輝煌成就。然而「藏文大藏經」的總數,遠超過「漢文大藏經」 4,000 多部以上,完整保存印度佛教的顯密傳承經典,是人類文明的珍貴寶藏。翻譯藏傳經典,對我們深入佛語格外重要,實為當代佛教刻不容緩之要務。
譯師養成
五大論學制是培養譯師的搖籃,要成為一名譯經師,不僅應完成五大論學制以嫻熟諸大經論,也需要通達漢藏兩種以上語言,並且具備實際修證之經驗,方能精確轉譯經典中的內涵。

譯經院發展歷程

譯場翻譯流程概覽——以四家合註譯場為例

月光國際譯經院,接續中國盛唐時代偉大翻譯工程,參考唐代玄奘大師及藏傳之譯場,並因應現況,創建體制完備、規模龐大、工序嚴謹的譯場,以確保譯文無誤、精確與優美。
譯場由十四個角色分工組成。流程概略為:「主譯」先將經典翻譯成漢文後交給「審義」、「語譯」、「考據」與「參異」進行校勘及註釋,再由「主校」審閱。後由「眾校」、「眾潤」、「審閱」提出建議,「合校潤」統整、「主潤」修潤。集合眾譯師完成「大會校」後,再請眾多法師居士「提疑」,最終請三主譯師決疑並呈請「總監」審核,方成定稿。
譯經成果與願景
陸續翻譯出版《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一二冊、《四家合註入門》一二冊、《賽倉攝類學》、《妙音笑因類學》、《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傳記合刊》等共 12 部譯著。未來將持續對佛教經典進行漢譯與校註,如全面漢譯《藏傳大藏經》、五部大論全系列論著及《菩提道次第》修心譯叢等。
了解更多譯經院相關資訊,歡迎至「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網站
譯經院 2019最新譯作《妙音笑因類學》,12/02 殊勝上市
宗喀巴大師圓寂六百年紀念出版,《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傳記合刊》,熱烈預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