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共學系列】慢慢修時快快到
我們總是四處尋找最快的方法、最多元的學習,卻總是忽略善知識不在乎我們學得最快,它在乎我們是不是走的最遠。並且,在每次的一點點進步中,累積歡喜心,這樣才能真正的細水長流走上去。
我們總是四處尋找最快的方法、最多元的學習,卻總是忽略善知識不在乎我們學得最快,它在乎我們是不是走的最遠。並且,在每次的一點點進步中,累積歡喜心,這樣才能真正的細水長流走上去。
過去的每一天,你可能都在祈求各種圓滿生命的祈願,但越多渴求的祈願更代表眾生始終處在以苦欲捨苦的輪迴裡,真正的離苦得樂,仍在與佛法結緣。新的一年,讓我們共同祈願能繼續的跟隨著智者學習,將美好的法留在世界上,將真摯的祝禱發願和迴向,因我們無私的付出,而使有情生命清淨和圓滿...
每分每秒,我們的念頭不曾空過,與其生氣、傷心難過、讓時間空過,何不稱誦佛名?善知識總是擔憂我們受苦,找各種方法要減輕我們的苦及受苦的時間,親愛的您,是否願意一試?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修行助伴,希望生生世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和我們一起互相幫助彼此修行;從這個角度便可發現《廣論》研討班真的很可貴。佛陀用因果故事告訴我們,研討班的每一位同學,實則可以影響我們每個人修行上的增上環境,如何找到生生世世感情好又富貴的善友?佛陀在《百緣經》說了百人兄弟同證果的故事,提醒我們,可貴的機會就在你眼前.........
提到修行,你聯想到什麼?「苦差事」、「壓力大」、「心累」,還是「跟自己的習慣倒著來」?確實對於尚未掌握修行要竅的,初學者,剛開始會感到很辛苦。而日常老和尚告訴我們:「既然到最後你還是要這樣地修行了再成就,請問你為什麼要讓它受盡了千辛萬苦才成就?所以呀我們瞭解了這個,自然而然必定會專心、努力。反過來說,你之所以能夠這樣做的話,這個是善根哪!」面對修行時極易產生的懈怠和失去動力,老和尚告訴我們,要多多想是什麼可以造就我們的善根?從專心聽聞開始,便是創造未來可以變得快樂的因,也是我們改變生命的下手處......
原來在我們的心田中,播下殊勝善法苗芽、種子的是我的善知識啊!是善知識讓這些種子在我無限生命的心識中種下、發芽、成長,直至收穫不可思議的樂果,由此更能深刻地憶念起善知識的恩德。......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生活中歷經一些衝突、困難之後,自我反省時感到懊悔與慚愧;例如因為自己錯誤的見解和衝動的行為導致一些事情的失誤,或造成一段關係的破裂,讓自己為此悔恨不已,甚至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或是罰自己在一間小黑屋中關禁閉。真如老師說真正麻煩的因素是在內心深處,不是他人的行為,因此要去找出到置自己犯錯的因,一點一滴地去改變......
想要找到一個真正能夠圓滿懺悔的方法,懺除自己所造下的惡業,並改善當初帶給他人的痛苦,讓「懺悔惡業」變成生命中的一種追求,首先需要生起追悔心。要達到這樣的追求絕不是憑空能得,需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以及刻意練習如法地思惟和學習。......
誠心供養佛圓寂後的舍利塔,寶珠比丘尼就感得一生取之不竭的夜明珠;如今三寶總聚體——所依止的傳承師長,就安住世間,只要做對供養,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得與之相比勝出無量無邊倍的殊勝果報。......
在平常生活中,不論面對親友之間的溝通,或是職場上的人際互動,我們往往容易陷入一種狀態,就是:當他人的說話方式、做事方法,乃至於思考方式與自己的習慣產生落差時,我們便不自覺地替對方貼上標籤,並高舉自己的「正確旗幟」要求他人、數落對方,因而生起煩躁、抱怨、抵觸等情緒,最終讓自己和他人之間衍生諸多嫌隙,彼此心中同時也滋生了許多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