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學說|肝與膽】三方法護肝膽,讓自己有勇有謀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五臟六腑」如何如何,「五臟」我們學過了,它指的是人體的肝、心、脾、肺和腎,那麼「六腑」又是什麼呢?此外,五臟和六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這篇文章中,就讓郭哲彰醫師帶我們全盤了解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五臟六腑」如何如何,「五臟」我們學過了,它指的是人體的肝、心、脾、肺和腎,那麼「六腑」又是什麼呢?此外,五臟和六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這篇文章中,就讓郭哲彰醫師帶我們全盤了解吧!......
說到夏季保養,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很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夏天又不像冬天那麼冷、容易生病,哪需要保養啊?」但事實上,夏季濕熱的天氣也可能造成一些身體問題,想保持健康無虞,或許可以參考中醫典籍中記載的方法。......
對大多數的夫妻而言,成為父母不只代表身分的轉換,更表示將一個新生命放在心上。從懷胎十月開始,孩子便成了父母最甜蜜也是最沉重的負擔,需要時刻照拂、關懷,也因此難免會感到疲憊、倦怠。所謂倦怠(Burn Out),是一種以情緒衰竭、人格解離和自我滿足感低落為主要特徵的症狀,通常是因為長期處於情緒耗竭所造成的結果,職場上常見的便是職業倦怠,而在家庭中則會出現「親職倦怠」......
藏象學說中的「藏」指的是體內的五臟六腑,「象」則是表現在身體外面的現象,整個學說的內涵是透過表現於外的現象,了解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況。............
我們之所以能夠透過不斷學習使自己進步,是因為每一次的學習都會刺激腦神經突觸的形成,突觸互相連結、鞏固後會形成新的思考路徑,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這個神經網絡動態調節的過程,稱之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重大的刺激,或僅僅是一場滿足的睡眠,都能夠造成腦部神經網絡的變動。然而,大腦儘管具有可塑性,我們要把一項事物從學會到徹底理解、再到終身難忘,還需要仰賴「記憶」系統的運作......
有位媽媽曾帶著孩子到我的門診,開口便說:「這孩子以前脾氣很溫和,但最近脾氣變得很火爆。要他多吃一點,他就重重地放下碗筷回到房間,還很大力摔門。」當我詢問孩子怎麼了?其實孩子也很單純的回應:「因為我吃不下,但媽媽一直要我多吃一點,我不知道該怎麼回她,心情很煩就想回房間。」......
春天是百花齊放、萬物甦醒的季節,植物開始萌芽,許多動物也脫離冬眠狀態、找回活動力。在這個季節裡,人其實也該讓身心保持通暢,為一整年創造一個精神奕奕的起始。......
觀測馬修進行同理及慈悲時大腦反應的實驗,顯示我們都有同理心,生來就有具有和他人痛苦發生共鳴的能力。然而未經訓練、過度同理,容易導致煩惱,產生負面效應;慈悲心訓練可以轉化我們應對他人痛苦的能力,產生正向愉悅的效應。......
以生理特質而言,水對應到的是人體先天之本「腎」,也因此水行人通常天賦異稟,不只頭腦聰明,反應也很靈巧。甚至在黃帝內經中,還有著「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的說法,這句話就指出了水行人不只動作有力、手藝也細緻精湛。不過,水有這種型態,像是滾滾洪流或一攤死水,人也是一樣;其中差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