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貓心專欄】脆弱高自尊:隨著外在起伏不定的自尊心

2019-08-04 | 貓心(龔佑霖)
複製連結

許多人以為,自尊是穩定的,有著高自尊的人,必然能夠在人生路上不受欺侮、勇敢做自己。但是看過《三個傻瓜》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裡面的主角藍丘,以及整天想要捉弄他、打倒他的查托,兩個人看似都是很勇於表現自我的人。

 

但是,這兩個人個性卻不相同,前者能夠很勇往直前的追自己想追的夢想,但後者卻希望透過小手段打倒競爭者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理想。

 

他們兩個人看似都有著很高的自尊,然而,真的如此嗎?

 

心理學家 Michael Kernis 發現,在高自尊者當中,有一些人,像是查托一樣,總是得靠著一些外在的成就,來彰顯自己的高自尊,他們的自尊似乎不是那麼的穩定,得依憑著外在的成就來決定。 Michael Kernis 把這一群人稱作脆弱高自尊。


什麼是脆弱高自尊?

在我們的成長路上,我們應該都遇過這樣的同學—課業表現不好,但特別會搗亂,透過成為班上的頭頭,來獲得老師的「特別關注」。為什麼他們會採用社會上不那麼喜歡的方式,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呢?因為實際上他們的自尊是低的,但是為了不要被他人發現自己的自卑,於是透過狂傲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自尊。

 

Michael Kernis 將這群人稱為脆弱高自尊。脆弱高自尊的人,和有真實高自尊的人的差別在於,前者追求的是那些容易改變的事物,例如他人的讚賞、金錢、外在成就,而後者則追求自己內心的一些特質,例如自己的心靈素養、謙虛的品格。這其實有點類似於福智團體所倡導的「心靈為主,物質為輔」的概念,有著真實高自尊的人,確實更傾向追求心靈上的成長,但脆弱高自尊的人,則剛好相反,必須透過外在物質的彰顯,來獲得他人的讚賞。

 

脆弱高自尊有四個特點——

 

特點一:他們的高自尊是有條件的高自尊。雖然看似有著高自尊,但他們的高自尊,必須要在達成他們心中所設想的某些條件下,才會被展露出來,例如獲得同儕的目光、拿到好成績、因為破壞校園而獲得他人的關注等等,透過一些合乎常規或不合規範的方式,獲得他人的注意,而在被關注的時候,他們才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自尊的人。

 

特點二:他們的高自尊是不穩定的。雖然人的自尊本來就會因為外在條件而有所起伏,但是他們的起伏波動特別大,一旦他們的所作所為被人忽視時,自尊就會跌到谷底。

 

特點三,他們有著自我提升的偏誤。他們會無限放大自己的優點,並忽視自己的缺點。有著真實高自尊的人會知道,自己有擅長的地方,也有不擅長的地方;但脆弱高自尊的人,他們只會著眼於自己的優點,並把它無限放大。

 

有一群心理學家透過實驗來驗證自我提升偏誤,他們讓一群受試者做一份測驗,測驗結束之後,他們會欺騙一些做得不好的人,說她們考得不錯。接著,他們會讓受試者選擇,若是再做一次測驗,他們會在比較安靜的房間裡做,或是比較吵雜的房間裡做,結果很反常的,這群考得不好,卻被告知考得不錯的人,居然選擇了吵雜的房間:因為這次萬一考不好,他們就可以把錯歸咎於噪音,而非自己能力的不足。

 

特點四:他們有著表裡不一致的自尊。他們外在雖然表現出很高的自尊心,但內在卻是低自尊的,他們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低自尊,所以打腫臉充胖子。如果透過心理學上的內隱連結測驗,也就是一種能夠測到人們內在真實想法的測驗方式,就會發現這些外在高傲的人,內在其實是脆弱無比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什麼會有脆弱高自尊?

然而,脆弱高自尊是怎麼形成的呢?Michael Kernis 先生說,當一個小孩子被期望去壓抑他們的真實情緒時,他就越有可能發展成脆弱高自尊。在我國社會裡,這種情形很常見,當孩子受傷了,卻被要求不許哭;當孩子成績考差了,卻被責怪怎麼考這麼差,而不是同理孩子考不好的懊惱感。許多人不能真實地去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整天得故作堅強的來面對這個社會,又何以創造真實的高自尊呢?

 

但是,這樣的事情是會傳遞下去的。當我們沒有意識到小時候受過這麼多挫折,等到長大為人父母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對孩子說「哭什麼哭,這有什麼好哭的?」或是「勇敢一點,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因為我們就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所以有了下一代後,我們自然就會扮演起認知中的父母角色。

 

每次讓我印象很深刻的,都是那些在捷運上哭鬧的孩子,父母在旁邊大吼大叫,都不知道到底父母是希望孩子聽懂,還是父母自己覺得丟臉了。我想,這些父母在成長過程中,肯定也被說過很多次「哭是很丟臉的一件事情」,所以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才會在捷運上要他們不許哭吧。

 

倒是有一次在登山時,遇見了一對父子,孩子很小,可能才學齡前而已,他爬山跌倒了,在地上哭,爸爸非但沒有罵他,也沒有責怪說「這什麼爛路,讓我孩子跌倒」,反而是抱起自己的小孩,說「跌倒了,很痛對不對,沒關係,爸爸在,我們跌倒了,就再爬起來。」非但沒有壓抑孩子的情緒,反而同理了孩子受挫的心,同時鼓勵他再站起來,讓我看了十分有感觸。

 

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當我們越能了解真實的自我時,就越能對自己所做的決定感到滿意;而當我們越是忽略、壓抑我們的內在時,我們就越會與自己失去連結,無法發展出真實的自尊。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過頭去面對自己內在的不安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面對不安的三步驟:看見、同理、改變

從小時候就被教導要去壓抑自己情緒的我們,要面對自己的不安,首要任務就是要先看見自己是不安的,停留在這裡觀照它,而不是急著逃開。慢慢來,認清並接受自己是不安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但同時也發現,我們已經長大了,是有能力照顧自己的。

 

這時候,長大的自己,就可以同理自己的不安,告訴自己「我了解你很害怕,有我在,我會陪著你,不會丟下你。」透過這些同理的句子與自己同在,將能夠讓我們稍微安心一些。

 

能夠同理,我們才有改變的可能性,我們一次一次允許自己可以不安,但是在不安的時候,我們開始練習把不安說出來,不再是「我沒事、我很好。」而是「我有些害怕,不知道能不能找你談一談。」有時候在親密關係裡面更是如此,我們以為雙方都沒事,但其實雙方都怕得要命,只是從小都被教導說不能談,所以總是裝作沒事。

 

然而,自己的需求沒有被說出來,又何來改變的可能呢?

 

因此,回過頭來,當我們可以試著接受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有擅長的地方,也有不擅長的地方。不需要把自己佯裝的十全十美,自己能夠當自己最珍貴的陪伴者,接受自己的好與不好。

 


 


 

貓心(龔佑霖)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寫作主題為「安全感」。
即便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都受過傷、失去了安全感,但根據依附理論的基礎,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運用適當的方式,找尋並重建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FB粉絲專頁:貓心——龔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