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感恩季,你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了嗎?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第一個老師,打從出生開始,便一直守護關注孩子,想給他們最好的。只要細細觀察,能從母親的行為發現關愛孩子的印記。
高雄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郭哲彰醫師憶起與母親相處的點滴,心中湧現諸多溫暖片段,因而解析各階段的母親,帶我們從飲食、運動、穴位、生活等方面關懷母親的身心,作為回報與孝順的行動。如果你本身是母親,從文中可以了解如何保養自己;如果你是先生,也可從中學習保養之道,成為太太值得依靠的好隊友;而如果你是兒女,更可以好好學習以下郭醫師所教的步驟,照顧媽媽的身心同時也盡了孝道!
懷孕中的母親,宜養心氣與腎氣
現今的女性大多工作生活兩頭燒,職場上的高度壓力「上耗心神、下傷腎精」,使得女性通常心氣與腎氣較微弱,不易懷孕,也容易流產。從臨床上觀察,懷孕的母親若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孩子容易產生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的體質。而心氣、腎氣較弱的話,容易罹患產後憂鬱症。因此應從「養心氣」與「養腎氣」兩方面保養。
1. 清心寡慾,保持快樂感
懷孕時盡量減少慾望,排除造成壓力的事物,保持快樂的心情,以涵養心氣。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快樂來源,例如聆聽音樂、閱讀書籍…等。學習讓自己每天起床有快樂昂揚之感是相當重要的。先生在這個階段可以多陪太太散步、運動,給予她安定內心與快樂的力量。
2. 多喝百合蓮子湯、杜仲茶,吃黑色食物
百合銀耳蓮子湯安神又養心氣,杜仲茶補腎氣且安胎,高齡產婦通常腎氣較弱,可以多喝杜仲茶,或吃黑色食物,如:黑豆、海帶。懷孕期間避免吃冰涼的食物,易損心氣。
3. 多做呼吸調息,多按內關穴
呼吸調息能紓壓,減緩心氣耗弱。按摩內關穴,有強心安神之效,先生可以多多幫忙按摩,當心氣提升,便不容易沮喪、血壓下降,避免產後憂鬱症的發生。
4. 提早上床睡覺,補充腎氣
睡眠可以補養陰氣,如果時常晚睡,容易導致心神耗損、肝腎陰虛,進而耗損腎氣,如此不僅五臟六腑的代謝異常,也容易導致全身慢性發炎。
育兒中的母親,涵養心氣最切要
職業婦女勞心過度,心氣耗損過多,在懷孕過程中若沒有充分休息,生產之後更是沒有,因此體態就會越來越容易發胖。臨床發現,很多母親生一個孩子胖十公斤,再生第二個又胖十公斤。故對育兒中的母親而言,最主要保養的方式是學會在忙碌中「涵養心氣」。
1. 養成每天散步半小時的習慣
《黃帝內經》記載:「靜者為陰,動者為陽」,意思是多動能養陽氣,靜止則養陰氣。不過必須在身體很放鬆的狀態下,方能養心氣,否則勞動僅會耗損心氣。若每天能散步半小時,對放鬆自己的身心是有幫助的。
2. 多喝補氣茶,提升身體代謝率
補氣茶內含有黃耆、人參、麥冬、紅棗、黃精等,可以協助穩定體內之氣,有助於排除廢物,維持健康的體態。而母親在做月子期間是調養體質的好時機,如果屬於比較豐腴、白帶較多、大便稀軟等痰濕體質者,多喝四神湯藥膳,有健脾利水之效。
3. 三餐飲食定時定量
三餐飲食正常極為重要,孩子吃飯的時候,母親記得也要一起吃飯,先生可以溫柔提醒太太。盡量避免不吃飯或暴飲暴食、吃宵夜、以吃大餐的方式紓壓,如此容易造成身體不健康與體態失衡。
4. 不吝於求救,多請他人協助
育兒中的母親相當忙碌,尤其身為職業婦女更是辛苦,盡量多找親友或保姆協助,如果母親時常孤軍奮戰照顧孩子,容易忽略身體的健康。先生也要與太太一同照顧孩子,分憂解勞,參與孩子珍貴的成長時光。
更年期的母親,注重補養肝腎
中醫認為荷爾蒙與腎氣相關,更年期的母親荷爾蒙減少,導致自律神經等系統的異常,而產生盜汗、潮熱、骨質疏鬆、陰道乾澀等現象,所以「補養肝腎」是更年期的母親保養之道。
1. 多吃山藥、牛蒡、芡實與黑色食物
建議多食用能補養肝腎的食物,比如:山藥、牛蒡、芡實,或海帶、黑豆等黑色食物,利於補養腎氣。先生與太太一起用餐時,宜多加注意太太的飲食。
2. 多做緩慢柔和運動,多泡腳補腎氣
打太極拳、蹲馬步或做「補腎功法」皆能增加腎氣,尤其推薦多泡腳活絡腎經,因為經絡起點在於腳,多泡腳可以補腎溫陽。平常宜於下午四、五點左右泡腳,補腎效果最佳,如果睡眠品質較差者,能於睡前半小時泡腳,有助於安眠。
3. 多按太溪穴、三陰交穴、太衝穴
太溪穴補腎,三陰交穴養血,建議於更年期多加按摩;而太衝穴能疏肝理氣,避免心情低落與潮熱盜汗。上述三穴位皆位於腳上,因此更年期的母親應多注重腳的保養。
4. 常深呼吸,維持規律減壓的生活
規律減壓的生活對更年期的母親相當重要,通常母親更年期之時,孩子正值青春期,暴躁易怒,如能與孩子做朋友,進行良性的溝通,或與家人出外踏青,親近大自然,可舒緩人際間的糾葛,排除生活上的壓力。更年期的母親容易失眠,宜多深呼吸,睡前也可以喝一碗紅棗籽湯,以緩減失眠的狀況。
銀髮族的母親,最需要陪伴與關愛
銀髮族的母親大多具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黃帝內經》記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說,當母親的心靈獲得平靜,五臟六腑也得以安定。因此重點是給予母親心靈上的慰藉,多多關心與陪伴他們。
1. 多吃鬆軟食物,補足陽氣
銀髮族的母親身體器官各種功能下降,骨質疏鬆,無法食用粗糙、高纖的食物,應特別留意其鬆軟度。孩子可多給予母親補養的食物如山藥、栗子、紅棗或藥膳,例如:四神湯、小建中湯,以提升腸胃與免疫系統,固護母親的陽氣,較不會導致其他疾病。
2. 多走路,鍛鍊肌肉穩定度
建議平常可以多走路,鍛鍊下半身的肌肉,或是做簡單的手部重量訓練,例如左右各手舉600 c.c裝水的寶特瓶,訓練上半身的肌肉。當肌肉穩定時,也能保護中間的骨頭,避免退化性關節炎、腰痠或骨折的現象產生。
3. 以艾灸燻足三里穴和丹田,固護元氣
中醫談到「腎為先天之精」,銀髮族的母親腎氣逐漸減弱,足三里穴號稱「強壯穴」,建議年過五十歲的人多使用艾灸燻足三里穴,保養自己。丹田是人體的命門,以艾灸燻丹田不僅能禦寒,也能減緩身體退化的速度,延年益壽。
4. 注重保暖與走路,保持正常起居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銀髮族的母親必須注重保暖,如:戴帽子、戴圍巾、戴口罩、穿襪子,否則一旦感冒,容易加重慢性病。因此需時常觀看氣象報告,視氣溫變化添加衣物,或喝薑蔗飲,解暈禦寒。抑或冬天時務必等天亮方能起床,以免受寒,導致血壓上升造成中風。
採訪撰文/李依霖
醫師 — 郭哲彰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醫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中醫碩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
前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主任(民國92至民國105年)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
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
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
高雄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監事
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顧問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台灣中醫兒童暨青少年醫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