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私房課|秋風裡的第一佳麗——台灣欒樹

國學私房課|秋風裡的第一佳麗——台灣欒樹

14388
Hr

作者 — 安泊
教職退休的後中年女子。
喜閱讀、嗜電影,悠遊文字影像之間,樂此不疲。
走步道、愛旅行,用雙腳走山林,親近鳥獸草木、山川風物,自覺不老。

 

蟬聲漸歇,時序入秋。一串串黃色小花爭相在翠綠的樹冠上冒出頭來,此一叢、彼一叢,宛如樹梢點上小小嫩黃燈泡,溫潤和煦。當秋意日濃,樹頂又掛上一顆顆絳紅飽滿蒴果,為漸漸蕭瑟的秋景添上一抹紅豔。這綠長衫、黃短褂,頭戴俏皮小紅帽,風姿綽約的水姑娘,就是秋風裡的第一佳麗——台灣欒樹。

 

圓山捷運站外的台灣欒樹。 攝影:Mindy Lu。

 

台灣欒樹又名「四色樹」「國慶樹」「燈籠樹」「台灣金雨樹」。不似其他樹種遵循著綠葉花開、花落結果的生命更迭,綠葉、黃花、紅蒴果、褐枯果同時並存的美麗丰姿,「四色樹」之名不脛而走,其實嫩綠、深翠,鮮紅、鵝黃,絳紅、枯褐,繽紛的身姿何止四色;而在九月底、十月初火力全開,樹頂點燃一串串黃色燈盞、紅色大燈籠,為光輝的雙十國慶更添喜氣;一旦秋風吹起,一陣陣黃瓣紅心的小花飄落,樹下人兒髮梢肩上拂滿了黃金點點,這是和「台灣金雨樹」最美的邂逅!

台灣欒樹是台灣原生特有種,近幾年來不僅島內廣植,更以其多色風姿飄洋過海,海峽彼岸及澳洲、夏威夷等地都能見其身影,更榮登「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堪稱另類台灣之光。古籍上之記載無「台灣欒樹」之名,僅稱「欒樹」、「欒華」等,應是同為欒樹屬的兄弟樹種,﹝禮﹞、﹝白虎通德論﹞等皆曾提及:「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欒,士槐,庶人楊 …」,封建時代貴族平民身份標記至死未休,長眠六尺之下,墳前的樹種仍清楚地標明生平階級:松柏自是王侯帝王氣象;「白楊蕭蕭」彷彿為庶民百姓悲嘆;而有幸伴隨大夫長眠的欒樹,有「大夫樹」之稱,為曼妙風姿更添一股貴氣。清朝植物學家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形容欒樹:「絳霞燭天,丹擷照岫,先於霜葉,可增秋譜。」生動地描繪欒樹於初秋擎舉一串串深淺紅褐小燈籠,為山谷增色的美麗風情。

圓山捷運站外的台灣欒樹。 攝影:Mindy Lu。

 

台北天母忠誠路的欒樹久負盛名,曾連著數年舉辦的「天母欒樹節」帶動了賞欒風潮,近日則有彰化溪湖鎮東螺溪的「戀戀欒樹節」為今年的花季揭開序幕,全民「瘋欒樹」將會由南往北一路延燒,直到深秋楓葉轉紅,這股熱潮才會暫歇,等候明年初秋再見佳人。

其實要尋覓芳蹤,不假遠求,島內許多大城小鎮都以欒樹為行道樹,欒樹隧道隨處可見。而最幸運的賞花者莫過於台北捷運旅人,每當花期登場,在紅線圓山站透過車窗、月台遠眺,濃淡交疊的綠黃紅褐襲目而來,不需翹首就能來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圓山捷運站外的台灣欒樹。 攝影:Mindy Lu。

 

朗朗秋日,清晨午後信步遊走,總能在街道兩旁、公園一隅巧遇佳人。啊!「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詩經中的「靜女」篇當然與欒樹無涉,但一襲翠衫黃短褂,頭戴尖頭小紅帽,迎著秋風輕搖款擺的台灣欒樹,不正如娉婷佇立城牆邊,翹首盼望情郎到來的美麗靜女嗎?值此秋高氣爽之日,何不即刻起身,與這美麗佳人來一場難忘的秋日之約!

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這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sunny
sunny

最近上下班的路途上,常能看到紅艷的台灣欒樹,劃破晴空的藍與枝葉的綠,無法忽視的紅乍然躍於眼前,那紅有深有淺,如一抹流光點亮了疲憊的身心。在安泊溫暖而優美的文字,我對這抹紅有更深的理解,對這些樹有更濃的喜愛。非常期待能看到您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