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貓心專欄】做好孩子的安全避風港:如何適當地傾聽孩子的需求?

2019-11-17 | 貓心(龔佑霖)
複製連結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帶大家談論了戀愛中的依附關係。但讀過我所撰寫的依附理論系列文章的讀者都知道,依附,是我們出生時就具有的本能,並不是到感情裡才發展起來的。

 

好的依附關係,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從童年時期便是如此。要建立好的依附關係,必須要在孩子遭受威脅時,給予孩子「覺得照顧者會陪在身旁」的感覺,同時也要讓孩子感覺到「照顧者對我的需求是敏感的」、「照顧者是有意願支持我的需求的」。如此一來,照顧者便能在感到威脅時,從父母身上得到庇護的感覺,以父母作為「安全避風港」,進而感受到安全感,依附系統也就會隨之被關閉。因此,安全避風港可以說是具有情緒調節的功能。

 

而當威脅沒有來臨時,孩子的依附系統是不會開啟的,在這樣的時候,他不需要急著去確認照顧者會陪在自己身旁、敏感支持自己的需求、有意願支持自己的需求。

 

在這樣的時候,依附系統是關閉的,孩子會本能地探索這個世界,但前提是照顧者必須陪伴在身旁,他們便能夠以照顧者作為安全堡壘,探索城堡周遭的世界。隨著孩子長大到兩歲之後,他們才能夠忍受與照顧者之間較長的分離,獨自去探索這個世界。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威脅來臨時,你會怎麼做回應?

當威脅來臨時,孩子的依附系統會被打開,此時,他們會本能式地尋求照顧者的庇護,若照顧者能夠給予他安全感三要素——讓孩子感覺到照顧者就在身旁、覺察到自己的需求、給予自己需求敏感的回應,那麼孩子就會感覺到被庇護,威脅也隨之下降,依附系統隨之被關閉,讓他們感到有安全感,進而能夠對威脅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那麼,照顧者要如何提供孩子適當的回應,讓孩子關閉依附系統,恢復情緒的穩定呢?研究婚姻的專家John Gottman曾經提出一個後設情緒(meta-emotion)的概念,所謂的後設情緒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情緒覺察、體驗、評價、描述與監控的能力。」

 

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緒,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源自於小時候的教導。John Gottman在《愛的博弈》一書中提到,在1985年,他建立了一個後設情緒的訪談,用來評估家長對待自己和對待子女情緒的態度,訪談經驗包含了受訪者幼年時期對於憤怒、悲傷、恐懼、愛、驕傲和其他情緒相關的經驗。受訪者會被詢問關於:「在成長過程中,你是否能夠分辨你父親是否在生氣?」、「這對你有什麼樣子的影響?」、「你的父母通常透過什麼樣子的方式,讓你感覺到他是愛你的?」

 

結果發現,在訪談中對於負面情緒的部分,不同的受訪者有許多的差別,但主要可以分成兩類。第一種類型的家長,採用「情緒消除(emotional dismissing)」對待孩子的情緒。他們希望孩子能消除負面情緒,所以會採取「忘了它吧。」的態度來對待他們的感受。例如有一位父親總是在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時,告訴自己的孩子:「別在意,對方不是那個意思,不要放在心上……」而多數父母大多採取這種情緒消除的方式面對子女。

 

如果從安全避風港的角度來看,這些父母沒有辦法扮演好孩子的安全避風港,即便他們就在孩子身旁,而他們雖然也覺察到了孩子的需求,卻要孩子「消除」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給予孩子需求上的支持。

 

另一種面對負面情緒的方式,則是稱為「情緒指導(emotional coaching)」,這種家長比較少見,但他們的做法卻是有助於回應孩子的威脅感、成為孩子的安全避風港的。情緒指導的父母,把孩子的生氣、恐懼、悲傷等情緒,看作是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機會,進而協助孩子理解這些感受。同樣是孩子遭到他人欺負的情境,一位情緒指導的父親,採取的方式便是:「如果有人欺負我的孩子,我會努力理解他的感受與原因。如果那些人取笑我的孩子或是可能會打我的孩子,我會停下手邊的事情,與孩子同在。」

 

這並不代表說,情緒消除的父母,就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採取的方式是要孩子「消除眼前的情緒」:「笑一個,好嘛!這樣才是我的好寶貝,這樣是不是讓你覺得比較好了呢?」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需求雖然被理解了,卻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父母只希望孩子別去理會這些感受,自然也就難以從中學到東西。

圖片來源:Unsplash。


接受情緒消除的孩子,反而越難面對負面情緒

根據John Gottman的研究發現,在3、4歲時接受情緒指導的孩子,在5年之後,他們的學業表現比其他孩子更好,和同年齡的人相比人際關係較好,身體比較健康,問題行為也比較少。這是因為,他們學到了如何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找到適當的管道去排解他們,因而不會淤積在心中,自然而然有著更好的自我恢復能力。

 

為什麼會如此呢?如果從依附的角度來理解的話,這一切都是很合理的。還記得嗎?要關閉一個孩子的依附系統,需要的是安全感三要素:1.讓孩子覺得照顧者在身旁  2.讓孩子覺得照顧者敏感覺察到自己的需求  3.讓孩子覺得照顧者支持自己的需求。如此一來,他們便會感受到被接納的感覺,進而撫平他們的擔憂;但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變情緒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很矛盾的感覺:「我明明就不開心,為什麼要裝作很開心?」孩子的情緒並未受到同理,而是被要求壓抑情緒,如此一來,孩子的情緒並未被真正地撫平,他們也未能感覺到父母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即便孩子無法這麼細膩地描述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但孩子的感受是不會騙人的。

 

因為這些父母,未能發揮好安全避風港的功用,於是孩子便沒有辦法學到如何去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他們的情緒沒有被真正的撫平,也讓他們感覺不到真正的安全感,只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已,他們的依附系統並未被真正地安撫,只是被強迫關閉而已。

 

如果嚴重一點的家庭,父母可能會用更嚴厲的方式告訴孩子「不許哭!」、「不可以在捷運上大吼大叫!」孩子的威脅並未被接納、支持,他們只是壓下去而已。這樣一來,孩子要嘛就是發展成「用更大聲的方式抗議自己的需求」的焦慮依附者,要嘛就是發展成「拒絕感受情緒,也拒絕與人親近」的逃避依附者。前者會很急著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緒,期望被看見、被安撫;後者則是放棄與人建立信任感的可能性,直接壓抑自己的情緒,也壓抑了自己與他人靠近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Unsplash。

 

逃避依附的人長大後,也許工作表現傑出,常常被當成某個領域的佼佼者,因為他們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把焦點專注在解決眼前的任務上,但是他們卻無法在心理上與人親近,因為他們學到的是「壓抑情緒、專注眼前的任務」,自然也無法同理他人的感受。同時,他們也無法接納他人試圖親近自己的感覺——一旦靠近了別人、信賴了別人,我也只會被否定而已,根本沒有人願意傾聽我的痛苦,親近只會帶來再次的傷害。


作為父母,應該要如何了解孩子的需求?

既然如此,那麼做父母的,又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需求呢?回到Gottman的情緒指導,要做到情緒指導,需要先釐清孩子的情緒從何而來。因此,第一步驟便是詢問孩子為何而哭、為何而生氣。

 

例如可以試著詢問孩子:「爸比看你很生氣耶,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呢?」順著孩子的情緒問下去,了解孩子情緒的成因,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可以試著猜測:「是不是有人打你或是欺負你,所以你才這麼生氣?」

 

這時候千萬要注意,重點是「與孩子同在」,千萬別把焦點擺在「問出欺負者是誰,然後幫孩子報仇上面」,別說「是誰欺負你了,爸爸去幫你找他算帳」,也別否認孩子的情緒,別說「這個又沒什麼好生氣的」,試著釐清孩子遇到的事情以及對事情的感受,告訴孩子「原來是這樣啊,這件事情真的讓你很生氣呢!」減少行動,增加陪伴,幫孩子釐清脈絡,才是情緒指導的精隨。

 


 

貓心(龔佑霖)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寫作主題為「安全感」。
即便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都受過傷、失去了安全感,但根據依附理論的基礎,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運用適當的方式,找尋並重建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FB粉絲專頁:貓心——龔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