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點亮台灣,點亮海洋,點亮生命:專訪淨塑推動辦公室

2021-04-22 | 心閱網編輯室
複製連結

近期經過Hang Ten服飾店,視線是否不經意地停駐在櫥窗裡的一片粉嫩色彩上?那是以海底世界為主題的T恤,卡通風格有趣、繽紛的圖案不禁讓人莞爾。再仔細一看,鯊魚的嘴裡似乎藏著秘密。

 

Hang Ten海洋保衛隊商品陳列 照片來源:淨塑推動辦公室

 

他們是由bb隊長——圓圓大頭像地球,藍色身體代表著大海,又像海鳥跟鯨豚,眼睛由兩個字母b組成的神秘人物——帶領的海洋保衛隊,正為了海洋的污染傷透腦筋。海洋保衛隊的幕後推手,便是隸屬於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淨塑推動辦公室,致力於減塑教育的推廣。

 


心念初發的微光

 

慈心基金會淨塑推動辦公室的成立,主要是因應福智團體內部對於塑膠製品使用的討論與共識。2016年初,真如老師正式公開宣說淨塑的理念,自此之後,相關配套便開始在團體內部推動。短短不到一年間,透過各部門的努力,淨塑議題逐漸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而為了整併、協調各組織間的行動步調,淨塑推動辦公室在慈心基金會的體系下成立,並以教育、產業與政策等三方面著手進行推廣。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對於環保、減塑等相關議題,臺灣社會大眾至今仍普遍缺乏敏感度,而「不方便」是大家在生活中執行減塑時,第一個要跨越的。淨塑推動辦公室股長施宗融分享到:有段時間他會主動幫弟弟買飲料,並帶環保杯出門。幾次之後,他發現每次只要弟弟出門買飲料,也會自然而然地帶上環保杯。

 

 

淨塑推廣辦公室股長施宗融和專員許婉瑜 照片來源:蕭貓

 

從這次經驗他發現:與其用言語去傳遞理念,不如身體力行,從自身開始影響周圍的人,讓一個被視為麻煩的舉動變得習以為常,以開啟改變生活的契機。或許,淨塑的推廣亦是如此,是由個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點開始慢慢擴散的。

 


「小孩的心比較柔軟」,一切從教育開始

 

然而個人的力量有限,淨塑的推廣該從哪個面向切入,才得以將理念在一定的規模下持續擴散,並逐步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回望福智團體過往的努力,在推動辦公室成立之時,團體內便有一些學校老師,自發性地在課程中融入環保、減塑等相關議題。從這些初步的成果中,淨塑推動辦公室看見了發展的可能。

 

「臺灣的小學教育體系中,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的。如果說減塑最終要回歸於生活,那從小學教育切入,便能將淨塑觀念從小孩推到家長、甚至是一整個社區。」淨塑推動辦公室顧問陳玫暖如此說到。另外,小學課程相比國高中彈性較大,而此階段孩子們的心靈十分柔軟、潔淨如白紙,容易接納各種新事物和同理他者,在推廣效益的評估上有著較大的可行性。

 

於是,在整理並吸取團體內老師於各地學校施行的經驗後,「點亮臺灣、點亮海洋:校園減塑集點計畫」(後簡稱「點亮計畫」)在2018年正式上路,並以集點卡的方式——一點代表少用一個一次性塑膠製品——作為生活實踐的見證。在建立小朋友們的成就感之餘,也提供他們持之以恆的動力。

 

 

03 高雄市新民國小學生們秀出自己的集點卡 照片來源:淨塑推動辦公室

 

對於陳玫暖來說,「點數」的意義不僅僅是以此量化團隊成果,更是因為每一個標記的點,都是大家心意的具體化呈現。透過點數,我們得以看見每一個實際行動的開展,而眾多行動的匯集,也讓改變成為可見的未來。「集點卡上的每個小點,都是大家努力的心意,若每個小點都能發光,大家的點點心意,就可以點亮臺灣、點亮海洋。」而這便是計畫名稱背後的意涵。

 


心念的迴響,化作動力

 

點亮計畫目前進行至第四階段「遍及全台期」,而從第二階段「試行優化期」跨越至第三階段「擴大參與期」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奠基於十二校超過5,000位師生的共同努力,計畫的運作模式已然成熟。前兩階段主要還是透過團體內的老師們與學校牽線,直至2019年4月才首次統整並向外展示這一年多的努力,以推廣淨塑教育為名舉辦十二校成果發表會。

 

 

2019年4月20日十二校成果發表會 照片來源:淨塑推動辦公室

 

此次的發表會獲得各方熱烈的回應,淨塑推動辦公室專員許婉瑜回憶到:「透過四月的這場發表會,其實推動淨塑這件事已經不只在福智內部了,而是所有的福友老師大家都看見我們正在做的事,並且都覺得很厲害!於是很多老師當場就馬上報名參與下一階段,最後活動結束時已經累計七十幾校報名,非常驚人!」

 

在第二階段計畫開始之初,辦公室內部便提出以擴增至百校為目標,然而因為跨越幅度極大以及人力的吃緊,協調討論後將目標改為「百萬點數」。而成果發表會所帶來的效應無疑是個強心劑,加上另一個重要的助力:各地區福智文教基金會的老師與義工們,最終在各方的努力下,也達到了最初預定的百校目標。

 

「推動初期有個很大關鍵,就是辦公室成員和這些種子老師有學廣論。如果沒學,這件事情不會發生;因為心中有信念、力量,所以可以在幾乎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慢慢去一步步開展。」陳玫暖眼神流瀉出感激,以堅定的口吻表示。

 

 

淨塑推動辦公室顧問陳玫暖 照片來源:蕭貓

 

任何事件的啟動與開創,除了人力與物力的配合之外,背後是否有個被大家共同把持的信念,才是影響事件是否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而點亮計畫之所以能達到如此豐碩的成果,也便是推動辦公室和這群懷抱著信念的老師、義工夥伴們一同將心念化作實際行動,使得各地小小的光點得以延續並聚集,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淨塑走入人心、走入生命

 

淨塑不僅僅只是為了環境,其實他是更長久的去啟發所有人對世間有情的菩提心,並與師長與佛菩薩的心力接上線。想到這樣深遠的意義,便會讓你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許婉瑜於訪談的最後有感而發,這是她進入推動辦公室這幾年最深的感悟。對於孩子們,透過同理另一個生命的困境並且加以改變,更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行為能夠有多大的影響力。

 

淨塑的過程便是心與心之間的傳遞,師長身體力行,將自己所體驗的、感知的一切,透過教育去影響孩子。而相對地,學生們強大的活力與執行力,更是不斷的反饋老師,給予他們持續推廣教育的動能。

 

於此,老師與學生之間跳脫了以分數為依歸的評價體系。原本在課業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同學,能夠輕鬆透過生活中的舉手之勞完成減塑,獲得老師、同學們的嘉許與讚美。成就感因此油然而生,進而影響到自我認同的形塑,回過頭來,甚至連學業成績也逐漸有所起色。就此,淨塑便衍生出了發展關愛教育、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許婉瑜也分享:一位原本因學習有些困難且不善於口語表達的學生,在學校老師帶領的淨塑教育課程中,透過減塑戲劇的活動,他得以找到方法重新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現在已經能以流暢的話語自在地和別人交流。「透過淨塑讓我重新看見教育的力量,看見心與心之間的傳遞,如何走入人心、走入生命,甚至是改變生命。

 

 

減塑戲劇演出 照片來源:淨塑推動辦公室


展望未來,讓光點繼續發揚

 

淨塑推動辦公室,自真如老師的心願一路發展成熟至此一階段,已經累積了豐碩的成果,甚至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計畫成果發表會」優等獎的肯定。至於未來,針對三大發展目標亦有長遠的規劃。例如:將淨塑教育教育推及國高中,甚至是大學;而關於產業,未來能繼續讓bb以減塑大使的身份,把握與企業合作的機會;另外持續與其他非政府團體如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和平等,共同和環保署、海委會、漁業署等政府單位持續交流討論,希望促成更多友善環境的減塑政策,為守護地球的未來共盡一份心力。

 

點點的心火,透過淨塑推動辦公室的努力,不僅點亮了海洋,更點亮了生命。而就此,它將持續燃燒與延續,直至遍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