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用不到的嬰兒床,看起來寬寬大大的,是不錯的收納空間嗎?小心它可能會變成「雜物聚寶盆」,讓東西在不知不覺中越積越多,反而增加之後的清理難度!
退休的嬰兒床,是雜物的溫床。曾經是讓寶寶安心睡著的地方,現在變成雜物收發站,堆著壓到變形的包包、買來從沒打開的包裹、邊緣批掛著「等一下再收」但永遠沒收的衣物。

我遇過一個媽媽,他有兩個精力旺盛的兒子,平常光是照顧他們就忙得分身乏術。她跟我說:「我其實有整理過啊,可是怎麼還是一樣亂?」他們房間不小、格局也不錯,可就總是沒辦法維持。我走進去一看,馬上看出問題出在哪—就是那些早該退役的嬰幼兒用品,搖籃、幫寶椅、圍欄,還有小孩早已不睡的嬰兒床,它明明功能已經結束,卻還被留下來,默默變成堆雜物的地方。
整理前先解決雜物的溫床:嬰兒床
我請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掉那個「不再需要但佔位很大」的嬰兒床,因為少了它,就不會再堆東西上去。很多人跟這個媽媽一樣,以為嬰兒床還能收納東西,但其實又大又深的床不適合收納,只會吸引更多雜物靠近,甚至讓旁邊、地面都變成雜物的溫床。
那個媽媽其實一直很想這麼做,但因為東西太雜太多,每次看到就覺得頭痛。我只是請她先拆嬰兒床,當空間清出來,她立刻抓到方向,像突然開竅一樣,整理速度快到驚人。我們一起把孩子的衣物全部清出來,連那些被雜物埋沒的恩典牌都翻了出來。媽媽自己也忍不住說:「其實真的太會買、又撿、又有人送……孩子根本穿不完。」
整理的過程中她越來越果斷,不合身的、狀況不好的、過時的、要送人的……一口氣清出五袋黑色垃圾袋。留下的部分,我們依照孩子分層整理進抽屜,也套用了我教她的「聯想性收納法」:哥哥右邊、弟弟左邊,內褲與制服用籃子隔開,媽媽打開抽屜就能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每天翻找、猜尺寸。

再來是媽媽自己的衣櫥。清出好多「辣妹時期的衣服」,她自己也笑著說:「即使瘦回去,感覺也不是當年的自己了。」所以我們只留下她現在最喜歡、最實穿的衣服,配上合適的收納品之後,她感動到說:「天啊,竟然用這些就能整理好我這堆衣服?!」整個空間煥然一新,像飯店一樣乾淨又舒服。沙發不再被雜物佔據,孩子們放學回家,開心地在房間裡滾來滾去。
親愛的妳,妳不是不會整理,是累了、沒時間,也沒方向。但妳願意學願意試、願意放下那些「以後可能用到」的過去,靠自己的手,把這個家重新整理好,讓每個物品各就各位。
只要妳繼續維持這個節奏,每天多一點隨手歸位,以後就不需要一再重頭來過。
本篇文章由【收納幸福-廖心筠】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