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孕育希望的家園:專訪「向日有機農場」

2019-09-08 | 心閱網編輯室
複製連結

正值大暑的七月中旬,我們開著車駛離喧鬧的台北市區,一路穿越襯著早晨日光的林蔭隧道,來到綠意盎然的五指山。打開車窗,我們隨意聽著鳥兒在山間洪亮鳴唱、令微風吹拂髮梢輕輕飄揚。時間像是愉悅心情的催化劑,沒注意到它的流逝,轉眼我們便來到位處內湖靜謐郊區的「向日有機農場」。

 

推開竹製大門,環視一圈,就能將農場的全貌盡收眼底。農場已開墾的土地約一千坪,腹地雖不大,但充滿生機的土地卻令初來乍到的我們深深著迷。繼續往這一大片萬綠叢走近,忽然發現之中有一點橘,走近一看才發現是穿著向日有機農場橘色制服的更生夥伴正在耕作。聽到我們的交談聲,他抬起頭來望向我們,羞赧神色顯露於形。農場場主許有勝聞聲從廚房走出來,有別於想像中的威嚴形象,本人就像鄰居的爸爸一樣親切。招呼我們坐下後,許有勝便開始講述農場這十多年來充實卻無悔的點滴……
 

絲瓜努力攀藤向上迎接豔陽,就像「向日」有機農場的最佳代言人。 攝影:梁榕

向著陽光,生命由黑轉白

「向著日常老和尚,向著陽光」,這是福智團體給予向日有機農場深深的祝福與期許,也是許有勝生命轉變的關鍵。自幼家境優渥的許有勝,成長環境非常好,但中學時因受到同儕不良的影響,結果從此步入三十多年吸毒的不歸路。當毒癮發作、錢財散盡,最後連血脈相繫的親人都拋棄了他。

 

當時絕望籠罩著許有勝,他曾在心中發願「若世界上有任何人能幫助我,我願意聽受勸言改變生命。」因緣際會下,一位友人介紹許有勝參加老和尚創辦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雖然是第一次參與,但日常老和尚卻全然接納了許有勝,同時在廣論班同學們真誠溫暖的關懷下,讓許有勝原本破碎的心漸漸被拼貼起來,也催化了一顆虔誠的心,讓他從新面對人生、從此向日而生,而今日生意盎然的向日有機農場也開始萌芽。


農場經營,全賴一群無私利他的廣論班同學

「一開始只是為了女兒想戒毒。要改變生活環境並養活女兒,對當時的我來說只能從農耕起步。」雖然沒學過農耕,但認知到已無路可走,許有勝只能堅持做下去。剛好當時姪子有一塊土地願意讓許有勝無償使用,因此農場的創立開啟了第一步。

 

農場經營有諸多困難,而整地便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一開始這裡根本是完全沒辦法走進來的。」久未使用的土地,堆滿了廢棄物,廣告帆布、塑膠、廢紙……令人看了相當絕望。但是這才只是農場創立的第一步而已,如果在這裡就放棄,那麼農場就不會有未來。所以許有勝每天都咬著牙,徒手清理、整地、做溪溝,有時還得拿著延長線,接著白燈泡工作到半夜。

 

幸運的是,許有勝不是一個人,當時廣論班同學有時間便會主動前來農場協助,而持續了八個月的努力,終於將這些垃圾共整理成二十台卡車運送至垃圾場,農場才總算能夠開始種植作物。
 

進入秋季時即可豐收的玉米。 攝影:梁榕

有機農業不容易,一度起退心

種植有機蔬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不能噴灑藥物,很容易就會有病蟲害。許有勝想起當時到市場「看到丟在地上準備讓清潔隊收拾的蔬菜,很多都比自己種的有機蔬菜還漂亮」心情很沮喪,甚至還一度起了退心。

 

還好當時廣論班同學在得知消息後,紛紛來到農場支持。回想當時許有勝仍相當感動「如果把曾經幫助過農場的人都找來,這三分多的農地恐怕是站不下的。」這些來幫忙的人,不僅自主採、認購那些可能不能吃的蔬菜,更不斷鼓勵許有勝繼續種下去。甚至還請專家來指導許有勝種植蔬果,以行動支持向日有機農場的營運。於是第二年許有勝繼續挑戰有機農業,並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站起。而在第三年種植出代表作物草莓後,在廣論班同學的大力支持下,農場的營運逐漸穩定。

 

許有勝非常感謝這些人對農場的支持,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只能持續將幫助他人的心意傳遞下去,才足以回報所受的恩惠。


貴人相助,農場也是更生人之家

當向日有機農場的經營漸入佳境,農場土地卻因所有權者離世,面臨土地回收的危機,必須要兩千萬才能保住土地。當時的許有勝沒有財力,正當他束手無策時,企業家吳曜宗在得知了農場的危機後,毫不猶豫就伸出援手,保住了向日有機農場。

「歡喜做,甘願受。」吳曜宗以一顆單純的心,決定協助許有勝繼續把向日有機農場做下去。 攝影:Mindy Lu

許有勝非常感謝吳曜宗的出現,他說即便是家人也不一定能這樣相助「他的發心、他的舉動,讓我讚嘆不已、恭敬萬分。」除了推廣有機農業之外,許有勝還想幫助和曾經的他一樣、深受毒品侵害的人,他想要為這些夥伴創造一個能夠安心戒毒的場所,因此向吳曜宗提出協助更生人戒毒的計畫。於是素不相識的兩人攜手合作,開啟了向日有機農場的另一個身份——更生人戒毒護生之家。


家庭式氛圍,重新點燃心之苗芽

向日有機農場是個像家一樣溫暖的地方,如果說吳曜宗是這個家的父親,那許有勝更像是兼任父職的母親,二十四小時陪伴、關照著這些更生人。每天早晨六點,許有勝會帶領更生人一起禮敬佛菩薩,祈求佛菩薩的救護。用過早餐之後,六點半便開始進行當日的農耕工作或課程學習。許有勝會親自陪伴教導,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帶著做,並觀察更生人的學習狀態,而他自己也從中學習。

 

在陪伴更生人徹底轉變生命的路上,其實有諸多外人所看不到的困難,打架、集體吸毒都是曾有之事。「以往遇到問題我都會以暴力或辱罵解決,但在向日有機農場只有反省自己、改變自己,才能繼續經營。」許有勝沉靜地說。還好因為有學習佛法,向日有機農場團隊在碰到困難時,能皈依祈求佛菩薩,調整自己,找尋更好的解決方法。

以真心關懷他人,是打動人心的唯一方法。 攝影:Mindy Lu

許有勝和吳曜宗深深關懷每一位更生人,而真心相待終究是打開了他們深鎖的心房。有一次,許有勝因出差,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去,一抵達農場門口,他發現大家為了等他回來都還沒睡,一下車,大家都上前來問候關心並幫忙拿行李,真的十分暖心。

 

而說到這一路走來令人感到最欣慰的事,吳曜宗說是孩子的轉變「我都把他們看作孩子,這些孩子來到農場幾個月後,面相都會改變,非常的英俊。」來到向日有機農場雖然不一定保證戒毒成功,但這裡提供的環境,能讓更生人和大伙一起工作和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人,向日有機農場的大門永遠為你而開。」至今農場關照過六、七十位更生人,改變了六、七十個家庭,造福與回饋了社會,帶來和平與歡悅。

農場夥伴正努力整理菜葉。 攝影:梁榕。

踏實種下希望,有一天自然結果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向日有機農場,吳曜宗花費了八十多萬投資製作了《向日者》的影片,也自掏腰包購買兩千多本的《向日者:戒毒逆轉勝的故事》,就是為了將良善的理念與心意傳遞給社會大眾。而另一群人受到農場的感動,更將許有勝與更生人的故事製作成《樂園》一片,由《粽邪》導演廖士涵執導,《角頭2》王識賢領軍與上海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原騰主演,預計於今年11月8日於全台上映。

 

訪談的最後,說到向日有機農場的未來,許有勝和吳曜宗一致盼望可以開發出一套能完整幫助更生人戒毒的制度「希望這個制度在經過專家學者的重重審核後,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模範,讓更多有心致力於幫助更生人的團隊能夠學習仿效」幫助更多更生人展開人生的新篇章。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吳曜宗曾對自己說,只要保持恆久的毅力,堅持不斷地學習,農場將會走向更美的未來,創造一波波善的漣漪。
 

夕陽餘暉灑在許有勝的身上,農場夥伴來提醒晚餐時間到了。我們收起對向日有機農場的好奇與熱情,待下回有緣再訪。推開農場竹製大門,回頭環視,窯烤披薩的爐灶升起冉冉炊煙,芳香萬壽菊一叢叢隨風搖擺。農場仍舊一片祥和,並持續孕育著未來與希望。

夕陽西下,炊煙升起,期待有緣再度來訪。 攝影:梁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