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台北要滿600份才能團購!?」探險小隊成員們,異口同聲地發出驚呼。這款讓人心癢難耐的美食,正是南台灣頗具知名度、甚至曾登上國宴舞台的小吃──「林針嬤」鹹水g!
爽脆可口的花椰菜、龍鬚菜、玉米筍;飽滿鮮香的香菇頭、猴頭菇;再加上淡雅溫潤的豆乾、豆皮,以餐車形式穿梭於各大市集,配料一度多達40餘種,讓初次嚐鮮的過路客挑得眼花繚亂。再佐以水果、中藥及香料調味,讓蔬食者輕鬆避開重口味辛香料,舌尖卻依然能享受到酸、甜、麻、辣等豐富多變的層次感,一口接一口。

這樣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蔬食鹹水g,背後卻是一家三代的愛與堅持。
藥香佐天然食材,鮮蔬、素料變身鹹水g
畢業自食品相關科系的信博,曾以實驗精神為出發,透過人工添加物來為家中素料增添美味,但爸爸、阿嬤知道後說:「還是不要用有化學成分的東西比較好」,在全家人一致通過不添加人工香精來取代天然香氣和味道下,也奠定了林針嬤鹹水g注重天然美味的堅持。
信博和太太蘋儀的反覆實驗,結合阿嬤傳承下來的古早配方,終於調配出讓全家人都滿意的好滋味,「那時候只覺得這樣好吃,後來陸續請人試吃,竟然有很多葷食的朋友說:『欸!這就是鹹水雞的味道耶!』」信博和蘋儀笑呵呵地說。
「有一種餓,叫阿嬤怕你餓」,流行多年的網路用語,詼諧而不失溫情,正是林針嬤鹹水g的起點,以及一路走來的態度。
溫潤而綿長的藥香,是蔬食鹹水g的靈魂,而中藥的使用,則來自信博兒時記憶中,每年冬天阿嬤端出的補湯。等到信博自己開始下廚,便和媽媽接手了為家人燉湯的任務,阿嬤則在旁邊提點,不同湯品如何搭配藥材。「像是煮冬瓜湯,阿嬤就會說,加兩片當歸,味道會完全不一樣。我一開始半信半疑,加下去才發現,真的不一樣!」細數起豆腐乳、老菜脯等阿嬤的拿手絕活,信博的語氣裡滿是懷念。
「這些都是用很天然的食材,經過時間淬煉,才能沉澱出的風味,人工添加物完全沒辦法複製。」隨著阿嬤年紀越來越大,全家人慢慢意識到人總有一天會離開,於是主動請她不藏私教學:「這要交給我們,不然這個味道以後就會消失了。」
其實,阿嬤留下的不只是味道,還有那份「要讓兒孫吃得安心健康」的初心。這些基礎配方成為信博最堅實的後盾,經過不斷改良創新,催生了蔬食餐車上的主力商品。
熱血青年推素食,餐車開進素食小夜市
十年前,信博和蘋儀剛結婚不久,雖然各有主業,卻抱著推廣素食的一腔熱血。花了兩三天敲敲打打改造貨車,拼湊出他們的第一台「熱血青年蔬食餐車」,將常見的街邊小吃與西餐端到客人面前,比如沙茶羊肉、排骨酥湯,番茄義大利麵……,就這樣開啟了平日上班、週末擺攤的日子。
曾經一天只進帳50元的「熱血青年蔬食餐車」,是在諸多貴人的幫忙下,生意才逐漸上軌道。

有一次,正好素食餐車界的領頭羊「喬治漢堡」南下巡迴,信博避開排隊人潮,悄悄繞到餐車後方,引起老闆喬治的注意後,大方自我介紹,還不忘向偶像表白:「喬治哥你好厲害!」
爽朗的喬治沒被嚇到,反而被年輕人的熱情逗樂,主動揪信博加入「素食小夜市」,一起到外縣市擺攤。
「喬治哥、樹巢他們都很照顧我們這些後輩,對他們來說,推廣素食不容易,大家是一個team,要互相幫忙,甚至會吆喝請自己的客人支持我們的餐車。」
兩年過去,隨著家中兩個孩子相繼出生,夫妻倆感受到經濟壓力漸增,時間也越來越不夠用,開始思考全職創業。經過與家人討論,再加上專業團隊協助設計,過去簡單樸實的餐車煥然一新。
這一次,他們決定以一家人的精神領袖——阿嬤——的名字,重新出發。
創業是為了讓家圓滿,林針嬤再出發

為了經營「林針嬤」鹹水g這個全新品牌,信博和蘋儀可說是背水一戰,不僅投入全部身家,備料、出餐、客服、回饋樣樣親力親為,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都憑著彼此間的默契和信任,一關一關挺過。
信博找方向、丟想法,蘋儀負責調度、執行,偶爾有口角,便會想起阿嬤的話:「你們創業是為了讓家更圓滿、更溫馨;如果要吵架,乾脆別創業。」
「做完生意、備完料之後,最累的是去找場地。餐車在路邊營業不合法,爸爸又特別強調,既然是推廣素食,盡量都要符合法規…」這個要求,一度讓兩人傷透腦筋。
不同於過去只在假日出車,搭上活動、市集就有場地,「林針嬤」平日難以找到固定據點,夫妻倆只好在收攤後四處物色合適的空地,雖然找到不少建案預訂地,卻屢遭婉拒,直到後來慢慢打響名聲,終於有建商看中他們帶來的人潮,主動邀請合作。

長達十年的創業之路,主要是信博和蘋儀在走,但家裡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阿嬤、媽媽是最溫暖的支柱,爸爸則是偏「硬派」的鞭策力量。別看如今父子倆能坐下來泡茶聊天,其實過去一度關係十分緊張。
正值國中的叛逆期時,信博和朋友有次玩煙火卻被誤會引發火災,遭到巨額求償。後幸有貴人相助,加上誤會一場,事件順利落幕。但漫長的訴訟過程,仍不免讓家庭氣氛陷入煎熬和疲憊;直到信博了解到爸爸未曾言說的奔走付出,緊繃的彼此終於有冰釋前嫌的開始。
直到自己做了父親以後,信博才真正重新省思與家人的關係。他提到,大兒子出生後第二天,就被醫生要求送去急診,在加護病房住了兩週,「經歷過那種奔波和慌張,讓我深深體會到爸爸當時的心情。」
珍貴的人生體悟,現在不時被信博拿來和朋友、顧客分享,「林針嬤」鹹水g的粉專貼文,幾乎每篇開頭都是這樣一段溫情滿滿的文字,這是「林針嬤」的品牌底蘊,就像阿嬤的味道一樣,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過情人節、靈堂外送……人情味在細節裡
對家庭與人情的看重,反映在信博、蘋儀和每一位顧客的互動中,多年來為「林針嬤」累積了無數粉絲,也創造了許多溫暖的小故事,讓兩人回味無窮。
有一年情人節,信博突發奇想,特地在餐點中加入玫瑰花瓣,以及法國的玫瑰花露,「我想,願意花時間為另外一半排隊買這一份餐點的人,一定是個很棒的伴侶。」信博笑著說。

即使不是情人節,他也常鼓勵朋友帶心儀的女孩來買鹹水g:「要排40分鐘以上喔,聊著聊著,就聊出火花了。」後來真的有朋友開心地告訴他,自己在等待餐點時認識了不錯的對象,並順利展開交往。
另一次,信博接到一個特殊的外送任務,竟是要求將餐點送到靈堂:「有位客人私訊來說,她爸爸生前很喜歡吃我們的餐點,因此希望能發放我們家的鹹水g,送給告別式當天來的賓客。」
「雖然量不多,但我覺得可以圓滿到他們的心願,就答應下來。」信博當天不僅親自把餐點送到靈堂,還祭拜了這位忠實粉絲,感謝他生前的支持。
認真食材認真備料,阿嬤說莫忘初衷
當年,信博想到用「林針」為餐車命名時,曾特地去徵求阿嬤的同意。
「阿嬤說,要用她的名字可以,但我不能忘了修行這條路,不能忘了我的初心。」信博和探險小隊分享阿嬤的句句叮嚀,「她的道理都很簡單,像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東西要自己敢吃』,也常提醒我們,賺了錢要回饋家族和社會。」
甚至在「林針嬤」鹹水g入選國宴點心時,阿嬤和爸爸也只是平靜地喝著茶,淡淡地說:「十天子九狀元,勝不過一個真正想要修行的人。」

「聽起來很像在潑冷水,但長輩就是提醒我們要腳踏實地。得到這個榮譽之後,要更注意、更小心,把它轉化成品質和對社群的回饋。」信博說。
這份來自「林針」阿嬤的「認真」,樸實溫馨,陪伴信博度過叛逆年少,走過創業艱辛,娶妻生子、與父親和解——如今早已內化成他的言行與信念。
這份認真,也在他遞出的每一份蔬食鹹水g中,釀出足已傳家、傳世的雋永風味。
林針嬤鹹水g「認真」推薦—給即將愛上蔬食鹹水g的你

第一次品嚐蔬食鹹水g,不知道該怎麼點?讓信博和蘋儀推薦你最受歡迎的組合:
中綜合|招牌組合,10幾種蔬菜與手作素料一次滿足。
菜多多|適合想吃清爽的你。
料多多|給追求飽足感的胃。
猴頭菇套餐|口感紮實、香氣濃郁,老饕最愛。
口味上,想清爽就選椒鹽,偏愛濃香可試胡麻,而敢吃辣的,一定要試試看信博最自豪的麻辣喲!
🌿【不葷不塑新生活】探險小隊GO!🚵🚵♂️🚵♀️專欄各全文一覽

每週行程了解👉請至林針嬤鹹水g粉專公告
林針嬤鹹水g Facebook
林針嬤鹹水g 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