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安泊 |
夏天到了,梔子花開了。該如何來介紹梔子花呢?這純白馥郁的小小花株,不僅古今騷人墨客歌詠,連煉丹的葛洪治病的神農氏、大史學家司馬遷、博物學家段成式、八大家之首韓愈、詩聖杜甫詞家陸游,都曾著墨,這梔子花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呢?
「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唐段成式),「清芬六出水梔子」(南宋陸游),不經大師提點,不曾留心,自然界花朵以五瓣居多,(重瓣者當然不在此列),梔子花深裂六瓣與嫩黃花心緊緊相連,自古以來,就是男女同心傳情的信物:「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南北朝劉令嫻)「庭前佳樹名梔子,試結同心寄謝娘」(唐 唐彥謙),美花贈佳人,憑香傳情意,這純白芬芳的梔子花,不知成就了多少佳話。

然以花傳情美則美矣,總擔心好花易謝,不堪風狂雨驟,梔子花卻是不畏風雨,經雨愈香,「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連大師韓愈也為梔子花雨後盛開的蓬勃生機喝彩呢!
梔子花果實黃裡透紅,兩頭尖尖中間膨脹,形似古代喝酒的酒器「卮」,這也是梔子花名稱來源。梔子果實成熟後並不開裂,宛如人嘴緊抿雙脣,故有無言花之稱,在日本則直稱為「口無し」無口之花,圍棋賽中的棋盤,四個桌腳皆雕成梔子果實形狀,就是取其「觀棋不語」的意涵。歌后江蕙曲子中「惦惦地開,惦惦水」的就是梔子花無言花啊!
文人雅士著眼於梔子花的花美氣香,其實梔子花全身是寶,不僅花枝葉都可入藥,果實更是價值連城。百草經神農氏、晉代煉丹的葛洪皆曾以梔子製成方劑治病,司馬遷更在《史記.貨殖列傳》上說:「千畝卮茜,千畝薑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梔子茜草薑韭都是高經濟作物,得染料、香料者得富貴。梔子花果實是大自然中難得的黃色染料,上自皇帝龍袍下至市井吃食:粉粿、大黃豆干、塔酷棒(日式黃蘿蔔)等,都需倚靠梔子花果實內的種子浸泡染製,一株梔子花,可傳情、可營生,說它是愛情麵包兼得的神株應該不為過吧!
詩聖杜甫詠梔子一詩為梔子花做了最好的總結:「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于身色有用,與道氣相(一作傷)和。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梔子花是人間難得的佳木,花美氣芳香,種子是染料更是藥材,經霜果實紅黃可人,雨後枝葉花朵更是青翠潔白,詩人以「但取映江波,無心植上苑」(杜詩鏡詮)表明無意仕途的心跡,雖是詩人心意投射並非梔子本意,然能為多情男女傳情,又有幸為一代詩聖代言,梔子有知也會備感榮光吧!
梔子花小巧芬芳,大多栽在自家陽台或是街角公園,穿街走巷總能與佳人不期而遇。台北常德街台大醫院門外 、近郊貓空茶展中心附近步道、大安森林公園等都可見芳蹤。如尋覓未果也不必失望,走一趟花市,捧一株梔子花回家(有單瓣、重瓣之別,可詢問商家),讓清芬趕走暑熱;或往山林去尋找山梔子,待秋日再訪撿拾熟果,或染布或入菜,或僅把玩讚歎,都是和梔子花最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