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正念引導師吳昌衛專訪|越快速的世界裡,越要練習放慢腳步

2023-08-07 | 周雯琪
複製連結

「正念,是一種態度」,這是第一次和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教授吳昌衛聊到關於正念的時候,他提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近幾年正念風潮從國外一路吹至台灣,坊間正念課程繁多,書籍類型更是琳瑯滿目,走進書店一看,正念認知、正念減壓、正念療法、正念與科學等等,正念的傳播已在台灣遍地開花。但正念究竟是什麼?對許多人來說,仍是停留在知道但不理解的階段。

 

而吳昌衛擁有電機系與腦科學的背景,現在更是一名正念引導師,對他來說,正念是什麼呢?腦科學與正念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

圖片來源/吳昌衛提供

 

一台學術用的 MRI,成了進入腦科學的契機

吳昌衛提及念書時的指導老師陳志宏是醫學影像的專家,自美回台後卻發現全台灣沒有一台供學術研究用的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也就是磁振造影,大家常會聽到的核磁共振。

 

只因MRI在台灣多半是醫院因診療需求才會採購,學術用的極少,同時囿於研究經費不足,憑一人之力難以獨自採買一台MRI,陳老師鍥而不捨找尋多位教授一起連署集資,終於成功說服台灣大學買一台放在校園供學術使用。跟在師長身邊的吳昌衛,也就因緣際會進入醫學影像中的腦科學領域,加上MRI需要有電機背景的人去維護,吳昌衛恰巧成了十分適合的人選。

 

回憶當年吳昌衛服務的MRI使用者們以心理系為主,他們需要透過MRI看受試者的大腦功能區塊。在一旁協助操作的吳昌衛雖不理解他們對大腦功能的研究,以及對受試者提問的問題用意,甚至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卻促使他對這個領域開始產生興趣。在進入博士班後更選擇偏向心理層面的大腦功能做為主題進行研究。他坦言,從旁觀者角度來看,電機系跑去做心理研究看似很不著邊際,但自己做的題目其實也不是很心理,他一邊如此說著說著都不禁笑了。

 

原因是他選擇的題目更多是生活化議題,比如「睡覺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事?」、「聽音樂的時候又發生什麼事?」、「靜坐的時候發生什麼事?」,這些他內心的疑問,在2000年左右時,還不太有人能明確回答,也可能是當時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並不多,促使他更想要讓自己有能力來解答這些問題。

 

但究竟腦科學是什麼?廣義來說,只要牽涉到大腦的都是腦科學,另外一個名詞叫做「神經科學」,神經科學包含較廣,因為神經是全身性的,腦科學則著重在大腦,而大腦也是最多神經元的器官。

 

腦科學也可分兩種層面來看,微觀領域指的是內分泌,比如因為吃藥影響到神經的內分泌,行為變得昏昏沉沉。巨觀領域則是針對大腦不同區塊的運作來看,比如一個人中風,中風部位若是在腦幹,很可能立即面臨死亡關頭,但若是中風發生在大腦皮質表層,比如說視覺區,那結果就會是失明-比較無關生死的問題。

 

正念的難與易

吳昌衛於腦科學所研究的正是偏向巨觀層面,他在親身上過正念相關課程後,發現學習正念練習會對大腦功能產生改變,覺得不可思議。憑藉著學習路上一直擁有的好奇心,從電機背景進入腦科學,這一次同樣因好奇,踏上成為正念引導師的道路。

 

當詢問到正念是什麼的時候,他思考了一會兒說,「正念是一種心智的鍛鍊」。練習正念的過程並非單純發呆,而是需要非常專注地觀察某一個特定事物,比如專注在呼吸。僅僅透過觀察呼吸,自然而然會感受到一股放鬆狀態,一種陪伴自己的感覺,這種內心感受的變化很難進行大腦微觀領域的內分泌量測,但是卻能從巨觀領域觀察到大腦功能的改變。

圖片來源/心閱網編輯室

 

提到學習過程中最容易的事,他笑說因為有腦科學背景再來學習正念,是已經知道過去的研究結果再來學習,就會相信正念是有幫助的,因此不容易打退堂鼓。不容易的則是正念的學習,就像去健身房練跑步、練肌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效,如果中間中斷跑去大吃大喝或是停止練習,身材又會打回原樣。正念也是如此,至少需要兩週以上的時間去培養,建立與自己同在的感覺。

 

而正念最主要的練習就是呼吸,有的人可能兩個月過去才開始覺得有感,有的人即使兩個月後還是什麼感覺也沒有,因人而異。他坦言,如果你是屬於來上課就是要學到知識(認知型的人),學習正念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一味去想正念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延緩老化、培養專注力,或是控制情緒等等,一開始就抱持許多雜念,而不能將心力專注在呼吸這件事上就好,對這類型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與平常學科學習相差最大的門檻。

 

吳昌衛笑著說,其實做出這樣分類的自己就已經代表他是一個認知型的人,但上過課後,他對正念課程的理解是正念是很體驗式而非認知型的-就像虛擬實境(VR)-需要整個人沉浸在遊戲裡,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把注意力都放在呼吸的感受上,吸氣到一半時的感覺,或是吸氣到最高點的停頓感?當他一邊如此描述的時候,他更像是以一名過來者的身份說道:「其實純體驗的東西說出來後都變成認知了。」

 

後來他思考半晌,像是下了個註解般形容正念練習-「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正念風潮源起與生根

如今正念在國內也已形成一股浪潮,不管是職場、親子、教育、醫學等,舉凡人際關係到生活應用都能見到正念的議題,目前大家最為熟悉且常聽到的是正念減壓,這名詞也是源自於美國醫學博士、正念減壓創辦人喬.卡巴金博士。

 

吳昌衛表示一開始卡巴金博士創辦正念減壓的課程,是為解決醫療方式也無法處理的長期疼痛,讓慢性病患練習與疼痛共處,當感到疼痛的時候,透過正念減壓,來舒緩痛感。而正念正是一種練習呼吸、練習與自己獨處的方式。

 

如今正念減壓也被用於治療憂鬱症,但並非適用每一位患者,他解釋是因為在練習與自己的想法共處時,部分患者很可能會被負面想法拉著跑,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後來有治療憂鬱症的專家將正念融會貫通後創立了另外一個學派,叫做「正念認知療法(MBCT)」。是一種結合心理學與正念的認知行為療法,可以較清楚地提供患者正念練習的用意,因此正念認知療法需要有醫學相關背景的人才可以教授。

 

吳昌衛目前身份為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時而會開設協會舉辦的正念幸福課,是較為偏向正念減壓的八週課程。

 

從正念中找到生活的平衡點

對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與壓力,作為一名正念引導師,他是十分鼓勵大家學習正念的。對他來說,正念除了是心智的鍛鍊外,更有多種意涵。

圖片來源/心閱網編輯室

 

「正念,是急躁的反方向。」

 

他描述以前務農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看天吃飯的煩惱以外,阿公阿嬤的夜晚就是找鄰居泡茶聊天、下下棋、睡覺,沒有太多壓力來源。不像現代人凡事講求效率、時間就是金錢,上班下班都在趕行程、課後要補習、下班後要上線上課程,提升自己。這些看似充實,實則背負更大重擔的生活現象,他一語道破,現代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壓力。

 

然而,「正念,是一種平衡。」

 

比如大魚大肉的飲食沒有不好,但每天吃就不太妙了;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潛力,但無時無刻的壓力沒有人受得了,正念亦是如此。學習正念的過程中不可能說一個人整天都處在正念狀態中只跟自己相處、觀察自己,卻跟社會脫節,所以正念也是一種平衡的概念,就像太極生兩儀,如今大家都偏向承擔壓力、追求效率的天秤,正念學習可能可以幫忙拉回一個平衡點,好比學習調適壓力。

 

同時「正念,是一種態度。」

 

吳昌衛建議大家學習正念時,要能放下對時間的焦慮。許多人下班會跑去健身房運動,但其實一般人除非體重飆升,或者覺得自己不夠苗條才會想到運動,加上付出了額外時間,自然會想要有實質效果。如果沒有成效,很多人會覺得那不如在家躺在床上追劇還比較實際。而正念就是鍛鍊自己的心、讓自己能夠與內心做好朋友-無論是開心還是鬱悶的心情-奇妙的是,專注力與情緒調適能力自然就會獲得提升。

 

回顧他過往的學習經歷,或是現在亦是一名帶領大家學習正念的引路人,對於有心想瞭解或者認識正念的人,他強調學習正念的八週課程只是一個起始點。兩個月的課程時間,有人覺得漫長,有人還沒感受到成果,有人已能漸漸發覺其中奧妙,每個人對時間感受不同,與正念的機緣也不一樣。

 

說到最後,吳昌衛直接了當地說,其實只要你生活中會感受到壓力就適合學習正念,儘管多數人覺得沒必要,但其實每個人都需要一點點,生活的平衡。

 

越快速的世界裡,越要練習放慢腳步。

 

前往閱讀專欄:【正念 X 腦科學】用正念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