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正念X腦科學】正念我熟啊,不就是正向思考嗎?淺談正向思考背後的隱憂!

2024-04-10 | 吳昌衛 / 許艾伶
複製連結

難道正念跟正向思考是不同的觀念嗎?你心中是否也有這樣的疑惑呢?帶你認識正向心理運作的本質,才不會讓正向思考過程中產生的不如意,變成負向情緒滋長的成因!

 

先前一個機會跟朋友提及正念課程對身心健康的助益時,對方以有點害怕被推銷的口吻跟我說:「正念?我應該不用再練了吧?我這輩子一直都過得很正念呀?」我笑笑地回應說,其實正念跟樂觀正向還是稍微有點不同喔。當下我點到為止,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因為要改變一個人的既有成見是很困難的事,除非他對不同觀點有感到好奇,才會再繼續追問;但如果沒有好奇呢?就點到就好,沒必要去爭個面紅耳赤。

 

圖片來源/Unsplash

 

正向思考的隱憂
奇怪,難道正念跟正向思考是不同的觀念嗎?這邊簡單介紹一下,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倡導的主題,他認為正向心理是能夠「在主觀上感受到滿足、樂觀與希望;同時具備勇氣、關懷、寬容、利他等的積極向上特質,以及面對挫折也能具備不被擊倒的韌性」。這些充滿光明面的人格特質確實能幫助個體邁向和諧與幸福(well-being);然而這些正向特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透過後天培養鍛練出來的。

 

這時可能會有人誤用正向心理的說法來批判憂鬱症患者「你就樂觀開朗一點,就不會感到憂鬱啦!」總覺得他們是不夠努力、不積極爭取正向態度才會變成憂鬱症;然而這是對憂鬱患者的一種誤解;而憂鬱症患者若常被他人(甚或是自己)這樣指責,很可能因此更加沮喪無助,甚至加劇憂鬱的病情。

 

事實上,憂鬱並非少數精神疾病患者的專利;在現代生活中打拚,憂鬱有很高的機率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為人人都有融入社群歸屬感的需求本能(希望被身邊的其他人們所肯定),所以會「想要」迎合這個社會的期待與規範:包含積極地追求大眾的關注,但這個想要不見得會被滿足。舉例而言,許多人會在社群媒體上不停展現自己的身材與才藝、有錢有閒到處玩的「幸福」模樣,讓別人覺得很成功很正面,卻不自覺地忽略心中的悲傷委屈、無視、甚至否認它,反而使其心中的負面情緒無處宣洩。

 

殊不知這些充滿笑容的照片背後,可能都是一個個寂寞壓抑的心靈。即便在別人眼中確實光鮮亮麗,然而這種生活真的是自己所「喜歡」的、令人感到幸福的嗎?這其實正是2019年「小丑Joker」這部電影的主軸( 主人公Arthor,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從想要正向樂觀卻不可得的角度來看,或許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

 

然而上述論點並非正向心理的核心內涵,而是伴隨而來的風險。因為當整體社會持續鼓吹積極向上、追求幸福美滿的氛圍,確實會引發部份人的憂慮跟恐懼,「萬一我做不到怎麼辦?」而衍生出更多的負面情緒。這時,正念所傳遞的是另一種態度,「無論是正向還是負向,所有情緒都屬於自己內心的一部份,我願意包容它的存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急著去指責它,只需要跳脫出來看看它,感受它的存在」。

 

圖片來源/Unsplash

 

這種接納涵容一切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感到安心舒服的存在;而跳脫出來觀察自己的情緒,是一種與自我同在的陪伴,而非為了追求他人期待而無視自我的內心。


正向心理運作的腦科學:想要、喜歡、求不得
說到這邊可能有人會問到,正向或負向情緒,難道他們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嗎?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是肯定的。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喬爾.科恩(Joel B. Cohen)證實了喜歡看恐怖片的人,會同時感受到害怕與興奮,而討厭觀看恐怖片的人只能感受到害怕,一點也不興奮。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因為負責緊張害怕的杏仁核(amygdala)與負責喜歡興奮的眼眶前額葉(orbitofrontal cortex, OFC)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腦區,卻又可以同時作用。

 

在正向思考中,大腦也可以約略分出「想要」與「喜歡」兩種不同腦區-「想要」是根源於釋放多巴胺的深層腦區(腹側背蓋區VTA),作用速度飛快但消逝得也快,同時也是維繫生命的本能(例如飲食、睡眠、性欲等);而「喜歡」則是源自OFC,需要時間蘊釀但可維持的時間也很長,因此是屬於每個人的選擇而非本能。例如對於從事一項工作很有興趣能持續獲得成就感,就是同時包含想要與喜歡兩者。然而這兩者也不必然同時存在,例如年輕時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想要」基礎上,追求大起大落的激情;而中年之後的兩性感情可能會偏向由「喜歡」驅動的親情-雖看似淡如水卻再也無法分開。

 

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如果每一步都是由想要+喜歡所建立起來的,那自然得以符合所有人的期待成為人生勝利組;但這當中危險的地方在於「想要卻得不到」,那就會成為痛苦的源頭。比如說想要喝手搖飲,卻遲遲沒送過來;想要好好玩一場遊戲,卻一直被媽媽打斷。也就是說,本能的「想要」要是碰上挫折而被阻斷的話,便會直接引發杏仁核的激烈反應,產生的反而是負向情緒而非正向情緒。正如Arthur的本意是想獲得關注與美好的人生,但卻被殘酷的事實阻斷了每一條路,在退無可退的情境下,成就了史上最惡反派「小丑」的誕生。

 

與幸福同行的路:正向+正念
想要過得好是一個人的生存本能,也是積極探求可能性的動力,這點並沒有什麼不對,然而在遭遇挫折時(通常是現實中的大多數狀況),如何避免累積無限上綱的負向情緒,就需要一點正念,因為正念能夠幫忙訓練前額葉、覺察到被情緒掌控的瞬間。當預期目標受到阻礙時,透過正念好好陪伴自己的不開心,以及自己的想要,藉由陪伴自己產生了安全感,在面對現實打擊時就不容易崩潰。只是正念練習,如同淡如水的親情,一開始練習正念是種相當無聊的體驗,較難讓人產生「想要」的感覺;但若能維持一段時間的練習,自然會有一種微妙的平靜舒適籠罩自己,是一種自給自足的愉悅感。這或許是來自眼眶前額葉的「喜歡」,喜歡誰?喜歡自己。

 

所以正向與正念究竟不同在哪裡呢?正向強調積極向上的精神,引發追求與學習的動力,著眼於現下的知足、未來的幸福。然而過程中假使有不如意,產生了負向情緒對自己或他人出言批評甚至憤恨,反而偏離了原本想要追求幸福的目標。這時正念教我們的是,跳脫出內心的評價,覺察到心中的念想,慈愛接納自己的不滿、學習包容當下的現實,讓我們填滿充足的動力再往前邁進。

 

圖片來源/Unsplash

 

因此在前往幸福人生的路上,我們兩者都須兼備:正向心理讓我們與有意義的未來產生連結,帶領我們前進;而正念則讓我們與自己內心產生連結,達成本自具足的情緒調適。這兩種連結很好的回應了同為憂鬱症患者的英國作家約翰.海利(Johan E. Hari)在其「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一書中的具體建議。

 

祝福各位讀者當身處在現實的狂風驟雨下,能夠搭著正念的帆船,揚起正向的風帆,在一切挑戰中如履平地,與幸福同行!


專欄作者 吳昌衛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專欄作者 許艾伶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副理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醫學影像部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學物理部訪問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碩士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