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以為當教授很幸福,既可以管學生,又有寒暑假,平常又可以在校園閒晃,感覺是個很悠哉的工作型態;然而在自己以教授的身份踏入大學之後,卻發現教授職涯中並非只有教書,還必須要帶學生做研究、申請經費、寫論文、接演講,還要面對上級交代下來的任務、開不完的評鑑與行政會議等等。個人的行事曆從總是空蕩蕩的狀態,迅速地在往後的一年內,填滿了密密麻麻的顏色區塊……
回想起來最誇張的事情是──當行事曆如果有哪天出現了空格,就會緊張地陷入一種不自在的空虛慌亂,真的沒事也要再變出一些事把空格填滿,才會心滿意足地感到「生活真是充實啊!」。再過一年,行事曆上就需要填入一些奇怪的區塊,例如「該按摩了」、「看中醫」、「保留給自己的時間」,那是因為每天都覺得非常倦怠。不光是身體上的疲累,心理上也會感受到一種被榨乾的空虛感。
這樣的經歷,後來發現同學們在出社會之後也有類似的感觸:踏入社會前對工作抱持許多理想與無限憧憬,期待未來的工作可以引領我們抵達幸福。然而在開始工作後就被一直疊加上來的任務給推著走,薪資不見得增加多少,但時間肯定是愈來愈稀缺。回家後眼前還是一堆死限持續不斷地催促著我們要犧牲下班的生活,更別說生活中還有其他需要費心費力處理的事件……這種慘淡步調久而久之,除了隨波逐流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能有時間抽空來羨慕報章雜誌上名人雅士的亮麗幸福,就是一種天馬行空的奢侈。
所以每天都高度期待偶爾的短暫閒暇,相邀一起喝個手搖飲、吃個大餐、看場電影,甚或有幸能夠請幾天特休,開啟一段遠離塵囂的輕旅行!為了讓自己不過得那麼苦悶,這一系列的生活小確幸,又怎麼會不重要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這邊並非要對社會的不公發起批評或牢騷,而是想邀請各位讀者稍稍暫停一下,檢視自己一路以來的體驗經歷,觀察內心的變化,有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年輕時會因為空閒時間被填滿而感到喜悅,因為這符合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社會與尊嚴需求」:藉由工作表現而展現自己、得到被社會認可、被尊重的成就感;然而隨之而來的,正是空閒時間被五馬分屍的慘況,隨著社會的期待追求「隨時隨地都要最有效率」,否則就是辦不好事的魯蛇──這好像也漸漸成為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
這時內心可能會相當矛盾,一方面害怕被他人當做失敗者,同時也期待未來能爬上更高的地位、追求更成功的自我價值;但另一方面內心又感到無窮盡追趕的疲累,想要按下暫停鍵或快轉鍵,從這種不愉快的辛勞中抽身。
在矛盾之際,偶然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喝一口飲料、吃一頓大餐的愉悅感,瞬間產生無與倫比的暢快,如同在旅行中,切身體驗到身處在大自然美景之中的沈浸感一般,油然而生通體舒暢的快樂,跟完成一件工作的成就感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雖然好像都是一種開心愉悅的感覺,但難以相提並論,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微妙差異。
從大腦功能角度來說,人生道路上選擇──或者說人們的自由意志(free will)──是由大腦內部的專注力網路(Attention network)做出抉擇。
目前神經科學的一個新興學科──功能性神經影像(functional neuroimaging)讓我們得知:大腦由許多不同區域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功能網路,它們各自擁有專屬的特殊功能(後續會慢慢為大家做介紹)!其中專注力網路由左右半腦各自的背外側前額葉(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以及頂葉區域(Parietal gyri)四塊區域所組成,使人們得以專注在單一目標上並做出抉擇。不過專注力網路有一個特色,就是需要與其他功能網路一起運作,像是我們專注看電視時,它需要與大腦視覺、聽覺感受系統(perception system)連動;在體力活動時它需要與大腦動作系統(motor system)連動。當我們專注在一項活動專注久了,腦中神經元自然而然產生了代謝廢物,也就因此產生疲累感。
也就是說,要隨時隨地保持高度專注與高效率本就是違反人體工學的要求。因此當疲累時,專注網路會需要切換到與其他網路的連動,就會形成不同的感受體驗。上述成就感與小確幸的微妙差異,正是來自專注力網路不同的運作機制──前者為Top-down(由上而下),而後者則是Bottom-up(由下而上)。Top-down的歷程是讓專注力網路在抉擇時,選擇了要持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同時期待座落在未來(現在還沒有的)的成就,不過持續久了仍未獲得期待中的成功,就容易感覺疲累、喪失目標感。
這時由下而上Bottom-up的腦區就會自動開始作怪了──好想去吃甜點、好想去看YouTube ──這些都是容易可掌控的小事件,執行的當下便可產生快樂並沉浸在其中,引導專注力網路稍微放開對工作的緊繃,注意到工作中難得升起的愉悅感,就像歌劇魅影中夜中音樂(The Music of The Night)歌詞所描述的:「Let your spirit starts to soar, and you'll live as you've never lived before.」
圖片來源/Unsplash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其實一直都在Top-down與Bottom-up兩種大腦運作模式之間轉換,這也造就了「成就感」與「小確幸」、內心中的天使與惡魔,也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自身的注意力:現在這個當下,要選擇放在較為抽象、不容易獲得的、未來的幸福與成就;還是要選擇放在相當具體、容易獲得的、即時回饋的正向情緒?或許沒有哪一項選擇是絕對的好或絕對的不好,也不需要執著於在這兩種特殊型態:工作狂或躺平族,選擇一種來過生活。
有時候只需要添加一點點平衡,讓兩種模式平均地交替出現、互相切換,那我們日常的生活就可以像太極一樣,達到陰陽兩極互相配合的協調。現在的這個當下,請問各位會想要如何運用注意力網路,幫自己做出此時此刻的選擇呢?
延伸閱讀:【正念 X 腦科學】發呆恍神真的無用嗎?
專欄作者 吳昌衛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專欄作者 許艾伶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副理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醫學影像部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學物理部訪問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碩士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