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正念 X 腦科學】發呆恍神真的無用嗎?

2023-08-15 | 吳昌衛 / 許艾伶
複製連結

坐在從蒙特婁(Montreal)開往魁北克(Quebec City)的巴士上,加拿大遼闊的晴空與白雲滿滿地映入眼簾,這時候突然意識到,當下的注意力就只想停留在那輕飄空中的白雲上,好像在這邊靜靜地待著,就可以屏蔽掉許多諸如課程、行政會議或研究經費等工作壓力,感到一瞬間的輕鬆自在、不想離開──這個當下顯然不具有什麼生產力,但卻會讓身心處於平靜舒服的狀態中──這可能就是平常我們稱之為「發呆」的狀態。不知道這種發呆的情境,是否常常出現在各位日常的生活當中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因為興趣使然,昌衛在學校開設了一門通識課叫做「發呆與睡眠」。會來修課的同學有一部分是因為自覺很會發呆、也喜歡發呆,但是,當真的被問到什麼是發呆時,卻支支吾吾地說不上來。有些同學會說「這是一種舒服的狀態」,也有些同學會說「是一種不自覺的分心」──這個回答很棒,因為發呆常常發生在課堂上的神遊,雖然舒服但事後又會因沒聽到老師課堂講的重點而感到懊悔。嚴格來說,這應該叫做「恍神」。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對於傳統追求成功價值的人們來說,發呆與恍神都屬於毫無生產力、浪費生命的一種行為。那種舒服感既不可以、也不應該是身為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會被視為過於頹廢。

 

然而2010年的一篇Science文章在網路調查中發現:一般工作族群中,約有近三成的人在平常工作時,有46%的時間都在分心與恍神中度過。代表這不是一種特殊現象,反而顯示出這是大家都不想面對,但實際且確實存在於每個人生活中的普遍現象。

 

不過近年來,傳統壓力鍋的工作模式(責任制型態)不再像以前一樣吃香,從中國的「躺平運動」與西方的「哥布林模式」氛圍中,反映的是一種「與其高壓、高薪、低健康,不如低壓、低薪、低物慾而更加自在」。或許是一種物極必反,又或許是一種灑脫,同時這種現象,也可以在台日韓間爆紅的「發呆比賽」中瞥見些許端倪。

 

而話說回來,「發呆」真的是這麼沒有建設性的一件事嗎?有時候在下課十分鐘的時間內,如果發呆不去複習剛才的上課內容,研究發現反而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有時候在書桌前想破頭,總是靈感缺缺,出去走路散散心時反而文思泉湧。以上兩個例子都告訴我們:發呆並不像表面看來這麼地無用。因為表面上看來,雖然我們沒有專注在思考上,卻會有一種潛藏在注意力之外的力量,幫助我們鞏固記憶、醞釀創意。這樣的一股力量,我們稱之為「自動化處理」(automatic process),讓大腦在認真學習之後,可以自動加強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也可以讓記憶片段在注意力之外自由流動,達到增進靈感的目標。而這樣的效果,卻無法在人們很認真專注的時候達成,是不是很弔詭的一件事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其實從腦功能的角度來說,發呆並不是大腦沒有在工作;相反地,大腦只是切換它的運作模式──從專注網路切換到發呆網路。因此大腦在發呆時的運轉強度,並不下於認真專注時的運作強度。更精確來說,當我們認真專注時會使用到的是專注力網路(DAN),而DAN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疲累,這時就會自動切換到「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mode network, DMN)」──這是當我們不專注時,腦中會發呆亂想的主要運作的功能網路;所以從專注切到發呆,就像將冷氣機從冷氣切換到除溼模式,感覺一點都不冷,好像沒有在運作,但事實上卻可能更耗電!

 

DMN的腦區組成錯綜複雜,最主要是包含了後扣帶迴(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下頂葉(inferior parietal lobe, IPL)、中線前額葉(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以及海馬迴(Hippocampus)。其中PCC與IPL的連線已被證實是整個大腦網路連結最重要的中繼站,多數在腦中傳遞的訊息會在此處轉運至下一站,也因此目前有許多研究發現PCC與「自我意識」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MPFC則會與思考決策、人際關係有關,再加上海馬迴負責的記憶功能,可以合理猜測當DMN這幾個區域一起運作時,大腦中的訊息互相激盪便會發生許多內在思考(inner speech)──包括曾經發生的記憶片段隨機出現,進一步連結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DMN也可被稱做自言自語的網路或是八卦網路,在發呆不專注時其運作強度會達到最高!

 

所以說,專注時就不發呆,但是不專注時大腦就自動切換到發呆模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我們只要讓這麼雞肋的DMN不要運作,我們就可以超級專注、再也不會發呆了呢? 

 

抱持這個想法的讀者可能又要失望了,因為降低DMN運作不是只降低腦中天馬行空的想法而已,研究發現在深層睡眠、植物人、麻醉後都會降低DMN運作,但這時也很難專注,因為那可能會是一種連自我意識都消失掉的狀況!

 

圖片來源/Unsplash

 

換句話說,DMN雖然會讓我們發呆、腦中動不動就會胡思亂想,但也許那正是我們在經過學習形成記憶後,透過自動化處理思考“我”在群體之中的角色定位,並進而形塑出「自我價值」的重要關鍵!如同美國心理學家Julien Jaynes在其著作《二分心智的崩塌:人類意識的起源》中推測──人類心靈在3000年以前是以二分心智(分為下達指示與聆聽服從兩部分)的無意識狀態普遍存在的,意即單純相信自己腦海中浮現的聲音是來自於「神」所頒布的命令,然後就會無條件服從這些指示;直到覺察到這些「神明的啟示」其實也都源自於個人內在的思維歷程,因而產生了完整獨特的自我意識──而這意識起源背後最關鍵的奧妙之處,就是我們一直嫌棄,想要摒除掉的自動化處理程序:發呆時的自言自語!

 

在美國影集「西部世界(Westworld)」中,原本不具自我意志的機器人接待員德洛麗絲(Dolores),在體認到了平時跟自己進行對話的人並不是偉大的神或造物主,而是發自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他便從原本只是按照指令行事的機器人,形塑出一個完整的、獨特的自我。由此回首咀嚼,似乎能夠發呆恍神、胡思亂想,也不啻是每個靈魂皆能擁有的獨特之處,更是讓人類能夠擁有身為「萬物之靈」、超越其他物種與機械的驕傲與價值!正如一句古老諺語所說:「人因夢想(發呆)而偉大。」

 

延伸閱讀:【正念 X 腦科學】現代生活的漩渦──能否放下死限,留點時間給自己?


 

專欄作者 吳昌衛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專欄作者 許艾伶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副理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醫學影像部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學物理部訪問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碩士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