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能真實地面對自己時,可能會萌生自我批判的情緒,而長期自我批判和逃避(內心抗拒),便可能會導致持續的心靈苦痛。
「為何妳會想要去照顧弱勢群體、去當志工呢?」
「因為他們很需要陪伴,需要別人的協助啊!陪伴他們很有意義,所以我喜歡。」
「那妳呢?妳喜歡陪伴自己嗎?」
我媽媽先是迅猛地搖了搖頭,接著用一種莫名其妙的眼神看著我…
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是值得投資的事情嗎?
昌衛與媽媽的這段談話中展現出一個常見卻又鮮少被討論的話題:我們在為家庭或職場投注自己的全副心力時,是否真的懂得如何好好照顧自己?自懂事起,昌衛的媽媽就一直在為了他人努力燃燒自己、貢獻自己,當他人有難時,她一定率先投入幫忙或捐獻。從旁人眼光來看,這樣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應是充滿光明與祥和、沒有惡意的美麗境界,因此才能有這麼多正能量來幫助他人。然而事實不然,媽媽回到家後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有許多的憂惱: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害怕他人的冤枉與猜忌、嫌棄自身的病痛,身體也常常感到疲倦。
從兒子的角度來看,她多數的善意與時間都奉獻給了別人,卻忘了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或者說,即使經常幫助他人,但她卻不知道如何好好地照顧自己。
「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這不是浪費時間嗎?」這種心態可能是現代人普遍的想法,因為研究表明,許多人真的不喜歡與自己獨處。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家Timothy Wilson於2014年進行的「思考時光」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參與者在實驗中被安排至一個空的房間,房裡只放了一個會令人觸電的按鍵,接著收走他們的隨身物品,並指示受試者在這15分鐘時間裡進行自我思考。結果出乎意料的,有三分之二男性和四分之一女性選擇電擊自己,而不願意一直陪伴自己沈靜思考。這個結果似乎指出,許多人對於如何真正地與自己相處感到困惑。這可能源自一個常見的誤解:只有那些沒有工作或無所事事的人才有時間關心自己;然而,真正的問題可能是:整日為工作忙碌的我們是否真瞭解自己忙碌的目標,因而每日過得精神奕奕?還是根本無暇思考自己的真實需求,而每天過得痛苦疲憊?
降低生活的痛苦指數,要懂得學習接納與關懷自己
美國心靈導師Shinzen Young指出:「痛苦的強度=外在事件*內心抗拒」,在這當中,外在事件包含生活環境、工作負擔、身體病痛等短時間可能無法排解的環境或生理因素;而內心抗拒則屬於心理因素,代表心中預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對現狀的批判與不滿、想要快速逃離但又逃離不了的憋屈-兩者相乘,就造就了現今社會日益增高的痛苦指數。
不過這個公式也透露出一個好消息:如果我們改變不了現實,改變「內心抗拒」可能會是降低生活中痛苦指數的有效手段;而減少內心抗拒的方法之一,就是學會真正的接納與自我關懷-這不僅僅是照顧自己而已,更是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
不過對現代人來說,實際情況可能不是不想關懷自己,而是根本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關懷自己聽起來似乎有點玄妙,事實上,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一個向內觀察的歷程,看到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從出生開始,身為小嬰兒的我們就開始學著探索自己、認識自我,從學習走路到操控好自己的身體、從呀呀學語到知道「我是誰」。隨著年齡持續增長,自青少年起我們開始積極尋求外界的認同和刺激、或是為了五斗米而折腰,然後逐漸地、一點一滴地拋下內心真正的訴求,使得自己的內心孤立無援。
透過網路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我們看到主角屢次做出糟榚的選擇,其背後原因便在於「只尋求他人認同,但缺乏自我包容的能力」。內心深處的抗拒與自我譴責,可能讓他更想尋求逆勢翻盤的機會而迷失了目標,逐漸遠離自己真正的追求。這支影片之所以這麼有共鳴,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陷落於此,追求外界目標卻忘了與生俱來的自我探索、自我照護-其實長大後不是沒有這個能力,只是忘了。
當我們不能真實地面對自己時,可能會萌生自我批判的情緒,而長期自我批判和逃避(內心抗拒),便可能會導致持續的心靈苦痛。腦科學研究也指出,當我們感到抗拒焦慮或自我批判時,大腦的突顯網路(salience network),會產生強烈活動-這個網路並不負責接收來自身體的感受,而是會將感受皮質區傳來的純然感受解讀為主觀的「疼痛感」-這表示在內心抗拒下,我們是真的會感到「心痛」。
當一個人無法面對生活中的挫敗、無法面對身邊親友,整日怨怨叨叨,懟天懟地懟空氣、甚至想一了百了的狀態,都可說是一種極端的抗拒與批判。不過如若我們能夠抽點時間,專注地去觀察自己心中的想法與情緒、接納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不排斥也不推開,坦然面對並包容自己的過錯,鼓勵自己邁向光明的未來;那麼這些好的或不好的經歷便可能透過放下抗拒而逐漸轉化成養分,幫助我們朝向真正想要的目標邁進。
正念生活的起點
學會接納自己並非易事,但這確實是值得培養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透過禱告、靜觀或寫日記,來一點一滴地理解自己、關懷自己。每日清晨從睡眠中醒來,都是一天嶄新生活的開始;感受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步的走動-從生理學百萬年演化的角度而言-都是彌足珍貴且值得細細品味。研究顯示,懂得疼惜自己的人更能夠對個人的行為負責,更有辦法面對創傷疼痛等狀況,對待他人也更能有同情心而非一直避重就輕、也更能寬容地對待他人。
有些人可能還是會認為「關懷自己似乎顯得有點自私」而不願意採取行動。昌衛這邊想澄清的是,真正的自我關懷並不是放任自己盲目地追求心中慾望,而是了解慾望背後真正的需求、甚或是願意一生懸命去追求的自我價值。正如孟子所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不但是儒學的根基,也是正念生活的起始點。
期勉我們一同學習如何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回那個真正的自己,並學會照顧和珍惜它。
最後想獻給媽媽一句話:「我深愛我無私奉獻的俠女媽媽,也會一直長伴您左右;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媽媽也能夠同步地看到自己的美好、欣賞自己的優點、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
延伸閱讀:【正念 X 腦科學】發呆恍神真的無用嗎?
專欄作者 吳昌衛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專欄作者 許艾伶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合格正念引導師
長庚大學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副理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醫學影像部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學物理部訪問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碩士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